湖北省襄阳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135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7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干事业要有一鼓作气的冲劲,更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
B.茨河镇狮子岩生态度假区,风光秀美,游客称赞这里是襄阳的一座世外桃源
C.第四季“中国好声音”歌手张磊以一首《年少如风》技惊四座,令人叹为观止
D.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2.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字”算是一个文字化石,从古到今,字形都没有多大变化。
B.中美是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经济体,如果发生争端,将不利于全球经济。
C.汉水女神的美丽传说就发生在襄阳汉江流域的解佩渚,由此演变而来的穿天节至今仍在襄阳民间有声有色地开展。
D.我们要打通“读”“写”,把具体的方法和步骤落实到实际操作层面,解决国内语文教育“考试中作文半壁江山,教学中作文无法可依”。

2.字词书写(共2题)

3.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抄写在答题卡中。
西门湖判草长莺飞,广场鼓声憾天动地。
4.
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你看:她的舞姿,变幻多姿,飘忽若仙;他的动作,时而(  )然回头,时而粲然一笑,时而迈出铿(   )的步伐,时而奔突前进……

3.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古诗《关雎》完成小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小题1】统领全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诗以______、_______比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之情。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说明文《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完成小题。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不能用黄色的。

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本文有删改)

【小题1】文章以________为顺序,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题2】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
魏晋时期:个性解放
(l)唐朝前期:__________
(2)宋朝:___________    
(3)明朝: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③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
【小题4】第④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5】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字“绝”的表达效果。

5.对比阅读(共1题)

7.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乙亥北行日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
(1)如外人 (2)其丈夫担粪灌园。
【小题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B.阡陌/交通
C.妇女/亦耕田力作D.以为/此家之中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题5】在(乙)文中,找出与(甲)文类似的描写。
(甲):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乙):

6.名著阅读(共1题)

8.
名著阅读。

“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把已学的从头温一遍,我敢断言,你会发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你出国去所遭遇的最大困难,大概和我二十六年前的情形差不多,就是对所在国的语言程度太浅。过去我再三再四强调你在京赶学理论,便是为了这个缘故。”

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这部著作中首先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7.情景默写(共1题)

9.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 胡为乎泥中?《式微》
(2)挑兮达兮,___________。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近邻一样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 。
(5)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央。

8.语言表达(共1题)

10.
根据情境,按要求表达。
红灯路口,总会遇到一些任性的“三轮车”随意变道,不按红绿灯行驶。假如你遇到一位大爷正准备闯红灯,你会如何说?

9.综合性学习(共2题)

11.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襄阳七中八(8)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吧!
(1)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什么是低碳生活,如何践行低碳生活”,有些同学并不知晓,请你参照示例再写两个了解相关知识的途径。
示例:到权威网站搜集相关知识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3)班级读报活动中李丽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读完之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活动,通过熄灯一小时等实际行动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该活动在全球128个国家的4600多座城市同步进行。

材料二:2014年 5月16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中国杂志社、武汉市委、市政府等单位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来到武汉。朱军、何晴、刘劲等明星在中山公园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拉开了“绿色中国行——走进武汉”大型公益活动的序幕。

材料三:同年5月17日由共青团武汉市委、中国少年先锋队武汉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保护地球·绿色行动”活动,在洪山区市政广场进行,通过义卖环保作品、爱心捐赠、现场书画等方式,向市民倡导低碳生活。

(4)低碳生活看起来很遥远,其实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12.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切记,助人即是自助。
②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幸福到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
③如果大家都漠视别人的困难,那么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又能指望谁来帮助呢?
④生活中,面对别人的困难,有的人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
⑤殊不知,自私导致自伤。
A.①②④⑤③B.④⑤②③①C.①③②⑤④D.④③①②⑤

10.作文(共1题)

13.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女作家桐华说过,青春的可贵在于那颗盈满勇敢和热情的心。勇敢与热情,是她致胜的魔杖!其实,人人都有一柄致胜的魔杖:执着、好奇、自信,亦或是师长的激励、榜样的引领、挫折的磨练。同学们,什么是你致胜的魔杖呢?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 是我致胜的魔杖”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在旅途,最美的状态为追赶,有了追赶,不安分的心有了可牵挂的念想,情感的波涛有了可依靠的港湾。于是你追我赶成了快乐的倾慕、成功的源泉和幸福的靠近。人在旅途,最美的状态为追赶,你追赶着,也被追赶着。

请以“追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2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