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19年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1346

试卷类型:会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7

1.选择题(共2题)

1.
选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只有耐得住 ,经得起 、守得住 ,不为一时之利而 、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甘愿为自己的学术理想耕耘一生,才可能创造出有益于社会的成果。

A.诱惑 寂寞 底线 动摇B.寂寞 动摇 诱惑 底线
C.诱惑 动摇 寂寞 底线D.寂寞 诱感 底线 动摇
2.
下列情节叙述符合原著内容的一项是(   )
A.简爱在舅妈家曾倍受折磨,经常被从早晨骂到晚上,所以到舅妈临死时,简爱依然讨厌她,而且最终也没有原谅她。
B.“大闹天宫”表现了孙悟空敢作敢当、不畏强权;“三打白骨精”表现了他嫉恶如仇、除恶务尽;“三借芭蕉扇”表现了他有勇有谋、藐视权威。
C.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D.《朝花夕拾》中,有对严谨治学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的由衷敬意;有对范爱农的永久恨意;有对阿长的深切感激与怀念。

2.字词书写(共1题)

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想象桃花驿那漫山遍野的灼灼桃花,在艳阳下尽情怒放,清风柔情绕树,花朵馨香袭人。也许,还有一支洞箫的音符在花影树间飘荡着、yíng(   )绕着,和前来游玩的人们叠韵酬答……

3.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徽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甲]诗“西北望,射天狼”中的“天狼”是星名,也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词中以之喻指
【小题2】[甲][乙]两首诗词的作者都已是盛年不再,但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以具体词句结合人物身份加以分析。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泫然:水滴下的样子。

【小题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B.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C.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D.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小题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二者不可兼   所识穷乏者我欤
B.由是则生有不用也 弘范笑置之
C.乃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使为招张世杰
D.是亦不可以乎 然胡不
【小题3】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
A.乙文记叙了文天祥被俘前的三件事不拜弘范,不招降张世杰,不降元庭。
B.甲文中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乙文中文天祥的事例教导我们要贫贱不能移。
C.文天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甲文的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D.甲文中的“箪”“豆”“钟”都是古代的器具,其中“箪”是盛饭用的圆形铁器。
【小题4】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小题5】曹植说:“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苏轼说:“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你结合以上两文指出“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少年不识年滋味

①那时候过年味道真浓,醇厚而芬芳,绵长而甘甜。可惜我年龄小,阅历浅,根本品尝不出其中的滋味,错把过年视为对物质的渴求。好在往昔的大年,没有随着时光远去,没有沉沦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碎片化浩瀚里,反而沉淀于心底,久久酵化,酵化得美味愈加浓郁,像是久经陈酿的一坛老酒。

②往昔喝过腊八粥,过年这出大戏就铆足劲准备登场。早先的腊八是个极其重要的祭祀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是,小小的我哪能理解到这深蕴的滋味,只知道喝粥,喝这与往常不同的腊八粥。妈妈把各种作料放进锅里,文火慢煮,煮呀,煮呀,煮得香味满屋,若是撩开门帘去外面抱一扑柴,瞬间香味就飘散到了院子里、村子里。

③腊月二十三进入大年的冲刺阶段,一切预置年货的重大举措过了这一天才能全面铺开。所以民间流传:二十四,扫家泥炉子;二十五,搭伙做豆腐;二十六,杀猪割羊肉;二十七,宰只大公鸡;二十八,上集买年画;二十九,打酒蒸馒头;三十是除夕,扫院子、剁馅子、贴对子,熬夜守岁笑嘻嘻。这是一张传续千载的过年事宜日程表,祖祖辈辈就这样执行,就这样忙忙碌碌而又有条不紊地迎接新年。

④腊月二十三晚上常驻各家各户的灶王爷才能离开。灶王爷可是个得罪不起的主管,是玉皇大帝派往凡间的常驻神灵,一年四季端坐在碗阁上头,居高临下,虎视眈眈看着家人的一举一动,若是铺张浪费,抛米撒面,他就会如实向天庭汇报,来年这家说不定会遭受天火烧房子、槽头死骡子的横祸。因而,家家户户,时时刻刻,都勤勤恳恳,就这还怕万一有个疏忽被抓住小辫,所以灶王爷升天回宫时,要敬献又甜又黏的糖瓜,甜到他不好意思再说坏话,黏到即使想说他也张不开嘴,还要敬献炒豆,供给灶王爷坐骑。如此一来,灶王爷才会“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⑤小小的我,哪能懂得这丰富蕴含,真是少年不识年滋味。一味贪求口舌之福,想吃敬献在碗阁上的糖瓜,偏偏那糖瓜要等到灶王爷走后才能吃。灶王爷“廿三子时去,初一五更来”,熬不到夜深,我那眼皮就往一起黏糊。妈妈说灶王爷上天要骑着毛驴从烟囱里通过,毛驴脖子上拴着铃铛,把耳朵贴紧囱壁能听见叮零零的响声。我便贴紧了听,敛住气听,听听没有声响,再听,再听,直到只听见妈妈叫唤自己,才知道还是睡着了。猛然醒来,哈哈,已到了能吃糖瓜的时分。

⑥甜甜蜜蜜吃过糖瓜,下一个目标是急切地巴望新年赶紧到来。爸爸在忙着做豆腐,割猪肉,预置好吃的;妈妈在忙着纳鞋底,裁布科,缝制好穿的。等到初一凌晨,穿新衣,戴新帽,蹬新鞋,才能焕然一新地跑出屋,噼里啪啦放它一大串鞭炮。热热烈烈地迎接上天述职的灶王爷重返人间,重新进驻到自己家园,重新监督一年的光景日月。因此,新一年还应承续“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好祖训;还要践行“勤是传家宝,俭是聚宝盆”的好家规;还要光大“家和万事兴,礼多千人敬”的好风尚……这才是大年以德化人的丰赡内在。

⑦大年初一吃过饺子,先要给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而后走出家门,给同宗的长辈一一拜年。然后,走进左邻右舍互相拜年。人到即为礼到,去拜长辈可不能空着两手,还要敬奉上一个大糕馍。糕馍是自家蒸出来的圆状花馍,一层面皮,一层红枣,层层摞高,像个小小的磨盘。这是祝福老人家寿龄再增高,日子更甜蜜。长辈呢,笑眯眯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倘若把这场景拍摄下来,不用修饰,不必裁剪,就是一幅长者慈爱、晚辈孝敬的和谐风俗画卷。

⑧想想以往,惭愧辜负了儿时的大年。长大了,回眸往昔,总算把大年蕴含的滋味逐渐品尝出来了,总算明白了大年绝不是单一的物质狂欢,而是传统文化的陶台和洗礼。是啊,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无不是在这节日的陶冶中代代成长,承续中华传统。

(作者:乔忠延。节选自2019年2月1日《文艺报》有改动)

【小题1】嵇康《琴赋》中写到“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郭沫若《文艺论集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作者的想象异常丰赡,几乎到了狂人的地步。”说说本文第⑥段“这才是大年以德化人的丰赡内在”中“丰赡”的意思。
【小题2】通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时间
大人们做的事情
小孩子做的事情
腊八
祭祀
喝腊八粥
腊月二十三晚上
送灶王
②______
初一凌晨
迎灶王
③______
大年初一
①______
拜年,敬奉大糕馍
 
【小题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有很多习俗,如吃饺子。其原由是饺子与“交子”谐音,意味着更岁交子;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文中说“去拜长辈可不能空着两手,还要敬奉上一个大糕馍”,这句话说的是吃年糕这个习俗。请说说这个习俗的寓意是什么。
【小题4】有人说文章写灶王爷的故事是在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吗?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
【小题5】最后一段说“总算把大年蕴含的滋味逐渐品尝出来了”,“我”从中品尝出来哪些滋味?
【小题6】新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王安石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请写出跟传统节日有关的连续两句古诗词: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中西礼节的差别

①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从根本上说是相同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但是,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

②先说见面礼。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施礼时,双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有伤风败俗之嫌。西方则不同,不论男女,其礼节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西方人认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亲密、亲热的情感。而我国传统认为,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礼记》),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礼要发自内心,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

③再说座次。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座次的。因为座次要分尊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室”是用来居住的,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连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至于“左”与“右”,谁尊谁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直到明朝建立之后,才固定“左尊右卑”,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源很有意思。正好像西方人见面握手总是先仰出右手一样,这些习俗的背后,又常常出于某种具体的需要,在每个人都佩戴武器的时代,伸出右手表明“我不会向你施加武力”,这种朴素的表达友好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西方表示礼节的一种习俗。

④最后说说用餐。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是一桌人共享,而西方人习惯“各吃各的、各人一份”。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从倒酒、敬酒到饮酒,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规则和礼仪。其中敬酒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环,规则也是最复杂的。通常,中国人还习惯频繁敬酒以表示热情、尊重等意。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衬,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个人自己决定。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小题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中西礼节虽然在形式和内涵上有不同,但都注重人际交往时要友善、礼让、文明。
B.西方人习惯在见面时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米直接表达自己亲密、亲热的情感。
C.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在堂屋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D.中国传统用餐礼仪中,人们常常通过频繁敬酒来表示对客人的热情、尊重之意。
【小题2】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中西礼节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旅居海外多年的长沙人孙梅,和她的英国文夫一起回乡探亲,受邀前往昔日恩师蒋老师夫妇家吃饭,共叙师生情谊。

(1)作为主人的蒋老师准备按照西方礼节招待客人,安排座位时,他应该把孙梅的英国丈夫安排在自己的左边还是右边?为什么?
(2)蒋老师提醒妻子席间不要劝菜劝酒,理由是什么?

6.名著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在我看来,他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厉害一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生活俭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

我想我第一次的印象——主要是天生精明这一点——大概是不错的。然而他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有的最有才干的战略家,这是令人很感到兴趣的事。

红军正在保安盖起几所新建筑,但当我在那里的时候,住处是非常原始的。他和他的夫人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比这更差的他都经历过了,但因为是一个湖南“富”农的儿子,他也经历过比这更好的。他们夫妇的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除此之外,他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的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他还是红军的一个指挥员,他所佩的领章,也不过是普通红军战士所佩的两条红领章。

(1)文段选自《 》,文中的“他”是 (人名)。
(2)请结合选文和原著,说说在斯诺眼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综合性学习。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校将举办以“伟大的祖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此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活动。
(1)[活动内容我设计]请你为本次主题设计一个具体活动过程。

(2)[背景歌曲我推荐]为了渲染氛围,需要选择一首歌曲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音乐,请写出你的推荐曲目并说明理由。
我推荐《 》,理由是
(3)[点赞祖国我来写]70年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民看在眼里;7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人民铭记于心……请用自己的肺腑之言为伟大祖国点赞。(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8.作文(共1题)

10.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从字顺,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①请以“为了那份承诺”为题作文。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美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