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A.流觞:将盛酒的杯子放在上游,任其循流而下,停在谁前面,谁就要端起酒杯,饮酒赋诗。 |
B.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
C.寿、为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
D.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 |
A.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故称。(司空、司徒、司寇、司马) |
B.妻子:古代指老婆。 |
C.寡人:古代国君、诸侯及大臣称自己的谦词。 |
D.夫子:古时对丈夫、老师和年长者的称呼。 |
A.诸侯的封地叫“国”,卿大夫的封地叫“家”。 |
B.庠序:古代圈养牲畜的地方。商叫序,周代叫庠。 |
C.河,古代多指黄河。江,古代多指长江。 |
D.萧墙:国君宫门内正对着门的照壁。 |
2.字词书写- (共1题)
宋词三五成句三六成情或细(nì)婉约,如“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首照彩云归”,抒发物是人非的怅(wǎng) 之情;或豪迈奔放,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抒发对昔日英雄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抑或戏谑滑(jī) ,如“劝得官家(皇帝俗称)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抒发对神圣君主的嘲讽之意……宋词如一阵清风掠 过我们心的湖面,泛起阵阵涟漪。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细(nì) _____ 怅(wǎng)_____ 滑(jī)_____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掠_____过
3.诗歌鉴赏- (共1题)
泰州①
文天祥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
心在坤维②外,身游坎窞③中。
长淮④行不断,苦海望无穷。
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
注释:①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继续抗元。②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来在福州登位,即端宗)都在西南方。③坎窞(dàn):地底深穴。④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
【小题1】颔联中“心在坤维外”中的“坤维”有什么象征意义?【小题2】尾联中一个“传”字用得非常传神,请作赏析。
4.文言文阅读- (共2题)
(1)衣食所安①,弗敢专也 小大之狱②,虽不能察 必以情(《曹刿论战》)
(2)明日徐公来,孰③视之,自以为不如。燕、赵、韩、魏闻之,皆朝④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⑤陛下。 至于斟酌损益⑥,进尽忠言(《出师表》)
①安:___②狱:___③孰:___④朝:___⑤遗:___ ⑥益:___
文天祥传(节选)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①。天祥捧诏涕润,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②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③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注释)①勤王: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②溪峒:旧时对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统称。③郊畿:郊外。④徇:同“殉”。
【小题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天祥捧诏涕润___
②吾亦知其然也___
③吾深恨于此___
④人众者功济___
【小题2】选出下列与“以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
B.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
C.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
D.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
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及文天祥的《泰州》,说说文天祥为天下敬仰的原因。
5.现代文阅读- (共3题)
马二先生游西湖(节选)
马二先生上船一直来到断河头,问文瀚楼的书坊,乃是文海楼一家,到那里去住。住了几日,没有甚么文章选,腰里带了几个钱,要到西湖上走走。
这西湖乃是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且不说那灵隐的幽深,天竺的清雅,只这出了钱塘门,过圣因寺,上了苏堤,中间是金沙港,转过去就望见雷峰塔,到了净慈寺,有十多里路,真乃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处是金粉楼台,一处是竹篱茅舍,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那些卖酒的青帘高扬,卖茶的红炭满炉,士女游人,络绎不绝,真不数“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营弦楼”。
马二先生独自一个,带了几个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鬓头,也有穿蓝的,也有穿青绿衣裳的,年纪小的都穿些红绸单裙子。也有模样生的好些的,都是一个大团白脸,两个大高颧骨,也有许多疤、麻、疥、癞的。一顿饭时,就来了有五六船。那些女人后面都跟着自己的汉子,掮着一把伞,手里拿着一个衣包,上了岸散往各庙里去了。马二先生看了一遍,不在意里,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柜台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倒觉得有些滋味。……
往前走过了六弯,转个弯,便像些村乡地方,又有人家的棺材厝基,中间走了一二里多路,走也走不清,甚是可厌。
马二先生欲待回家,遇着一走路的,问道:“前面可还有好顽的所在?”那人道:“转过去便是净慈、雷峰,怎么不好顽?”马二先生又往前走。走到半里路,见一座楼台盖在水中间,隔着一道板桥,马二先生从桥上走过去,门口也是个茶室,吃了一碗茶。里面的门锁着,马二先生要进去看,管门的问他要了一个钱,开了门放进去。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药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拜毕起来,定一定神,照旧在茶桌子上坐下。旁边有个花园,卖茶的人说是布政司房里的人在此请客,不好进去。那厨房却在外面,那热汤汤的燕窝、海参,一碗碗在跟前捧过去,马二先生又羡慕了一番。
(选自《儒林外史》)
【小题1】选文中马二先生本名叫 _____ 。马二先生看见宋朝仁宗皇帝御书时是怎样表现的?作者写这一片断有什么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儒林外史》以讽刺艺术取胜。但在本选文中,似乎没有看到夸张、漫画式的效果。你是怎么看待的?作者对马二先生持什么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
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他会对着一棵树说: “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面子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他的眼力就这样厉害。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他雕的蝴蝶、鲤鱼,让那要出嫁的女孩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树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这个木匠,他,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外,请他做一些小活儿,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他都回答:“没空儿”。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我从郑州回去,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他说不忙。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我有些生气。
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没听人说,他是懒木匠?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子,边说走了的木匠:“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木匠做的都是这些事,动斧头锯子的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我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儿干,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我说:“这人,怪啊。”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耳边聒噪:“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你给我写本书,就讲讲大学生如何实现在网上做生意赚钱的致富经历。”
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他只是孤独。
春节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顿时觉得心里有些空,心想:他终究也熬不过去啊!
⑿隔天正好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我问他:“你在哪儿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8000元呢。”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17期,有删改)
【小题1】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小题2】读文中的划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请任选一句作答)
(1)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品析这句话的含义及作用)
(2)我顿时觉得心里有点空。(结合加点字揣摩人物心理)
我选(_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有人说选文(9)(10)两段主要写“我”的写作,和全文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小题4】本文以“活着的手艺”为题有哪些深刻含义?请结合文本作具体分析。
人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节选)
林清玄
《广州日报》: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你怎么能写出那么清新淡雅的文字?
林清玄:其实,这是从我个人的需求出发的。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很穷,跟一般年轻人一样,一心想要成功,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当时看来,所谓成功就是成为有钱、有权、有影响力的人。后来,我在报馆工作,又做了报社主管;还在电视台主持节目;文章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书很畅销。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我应该是蛮成功的。但当时我并不快乐也不满足。于是,我开始思考成功的意义何在。慢慢地,我发现,如果成功却失去快乐,这种成功还不如不要。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人们一心只顾着赚钱,一味追求物质和现实的享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所以只能说是我个人需求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的需求。
《广州日报》:那么,哪些作家对你的影响比较大?
林清玄:在中国作家里,苏东坡对我影响最大,还有辛弃疾、杜牧、李白等,他们都是些潇洒自在的人。苏东坡的作品里有很多生活的元素,而且,不管处在什么状态下都能写出好文章。另外,在外国作家里,泰戈尔、纪伯伦、惠特曼等对我影响也比较大。我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比较生活化;二是有点自由派;三是有些哲学和思想,而不是纯粹好看而已。当然,我并不是刻意去学习他们,而是他们慢慢对我形成了影响——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东西。我觉得文章应该很浅白,在浅白中有感动、向往等美好的东西。
《广州日报》:近些年,国学热逐渐升温,一些地方还会给学生举行开笔礼啊之类的传统仪式,你怎么看?
林清玄: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事啊,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如果完全放弃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缺乏自信。不过,一个教授在中央台讲《论语》竟然可以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我开始觉得不可理解。这可能是传统文化在承续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段断层,是压抑太久之后的爆发。
《广州日报》:记者生涯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帮助?
林清玄:1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一般的作家写了3000字可能你还不知道他到底要写什么,但我写文章时会马上进入主题、进入重点,这是新闻从业经历对我的启发,因为突出重点是新闻写作的本质所在。还有,记者常常是把深奥的东西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都能了解,我写文章时不会故弄玄虚,而是尽量使文字浅显易懂。很显然,一篇文章10个人看了之后鼓掌与100个人都能读懂这两者之间,后者的意义更大。
《广州日报》:可以说,你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但快节奏的都市中,生活似乎慢不下来?
林清玄:慢生活常常会被曲解为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其实,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时间的进程,而是做这件事情时,你的内心是否从容。我以前在电视台讲慢生活,有人就骂我说慢生活让年轻人没有斗志。其实,你泰然自若也可以很有斗志,你很紧张也不见得你有斗志。比如,你看奥运会上的那些最了不起的选手,他们内心都很从容,他很轻松却完成了很困难的事情,反而那些功夫不好的选手很紧张。所谓从容,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
《广州日报》:对于现在出版界的商业炒作,你怎么看?
林清玄:我对此比较宽容。其实,很快做成的东西也会很快消失,以前的作家是把脚印刻在石头上。而商业炒作一本书,就像在沙滩踩脚印,潮水一来,脚印就消失了。时间会筛选作家和作品,对于各种炒作现象,其实不必太在意。
【小题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林清玄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认识到成功的意义在于快乐,这给予人们深深的思索: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的人。 |
B.林清玄觉得人应该站在传统上,这样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而今我们放弃传统,造成我们无法理解生活中深刻的部分,没有自信。 |
C.林清玄认为慢生活其实指的是内心的从容,也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慢生活”并不是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它同样可以让人充满斗志。 |
D.对于如今出版界的各种商业炒作现象,林清玄持宽容的态度,觉得不必太在意它,他认为时间是“裁决家”。 |
【小题3】从访谈的内容看,哪些因素对林清玄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小题4】在林清玄另一本书《平常茶非常道》这本禅茶文化散文中,他说:“我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来更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其中,“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6.作文- (共1题)
一位习武的年轻人想要成为用剑的高手,就去找一位大师。他问:如果我努力练习,多长时间能成为高手呢?大师:10年。他又问:如果我不吃不睡,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刻苦练习,那需要多久呢?大师:30年。他不解:为什么?大师:因为你忘记了做这件事的乐趣。
——失去了乐趣,任何成功都很苍白。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7.小作文- (共1题)
张华的爸爸在外省打工, 张华也一直在那边上学。 眼看即将初中毕业了, 他得回诸暨参加绍兴市中考,但他还不知道绍兴市中考时间安排等基本情况,心里很着急。请你根据下面的表格和文字, 告知张华相关信息, 注意语言得体, 语句通顺,120字左右。
2019年绍兴市中考文化课考试时间安排表
日期 | 上午 | 下午 | ||
时间 | 科目 | 时间 | 科目 | |
6 月 14 日 | 9: 00—11: 00 | 语文 | 14: 30—16: 10 | 社会· 道法 |
6 月 15 日 | 9: 00—11: 00 | 数学 | 14: 30—16: 10 | 英语 |
6 月 16 日 | 9: 00—11: 00 | 科学 | —— | —— |
说明: ①社会· 道法仍实行开卷考试。 ②数学、 科学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8.其他-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3道)
作文:(1道)
小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