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 九年级下学期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133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0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宋代进入全盛时期。按创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
C.《曹刿论战》节选自《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法家经典之一。
D.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文艺形式,它包括散曲和杂剧。

2.字词书写(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pàn   ①  (A.泮  B.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对此,各种说法在牧民中  甲  (A.流传  B.留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怒,才将湖水   ②  (A.zhǎng  B.zhàng)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  乙  (A.淹没  B.湮没)。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也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

(1)根据文中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    ②处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   乙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也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
修改句:__________

3.句子默写(共1题)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
(2)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__。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5)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6)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8)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9)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
(10)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小题2】颈联历来被认为是千古绝唱,请说说这联好在哪里?

5.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愈病,又致民于寿。

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奏折《乞用韩琦、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乞求,请求。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B.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C.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D.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小题2】解释下列语句中字词的意思。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___)
(2)劳其筋骨   劳:(_____)
(3)势已如是  是:(_____)
(4)非徒愈病  徒:(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
【小题4】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

6.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3D生物打印

①今年7月,深圳医院整形外科团队运用3D生物打印技术,通过3D打印辅助的耳廓塑型再造手术,让一位右耳廓先天发育不全的女孩再次长出一个正常的新耳朵。

②早在2009年,瑞士伯尔尼的研究人员就使用3D打印机制造出了尺寸精确的人拇指骨。这种技术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3D打印机、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以及能够发育成骨棒的活细胞。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会形成坚硬的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在支架上便可培养成人拇指骨。

③但是那些只由柔软的细胞组成的器官并没有这些支撑物,像心脏、肝脏等复杂器官的3D制造,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没有合适的支架。

④随着技术发展,也许打印更复杂的器官将不需要太久,因为支架的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以3D生物打印“血管”为例:科学家先是利用一些富含糖类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凝胶,制造出了柔软的支架,再利用从脊髓里采集到的干细胞为原料,配合不同的生长因子,让其发育成不同类型的活细胞。接着在3D打印机的两个喷头分别灌注活细胞和水凝胶,这种工作原理和我们使用彩色打印机时在不同墨盒中注入不同的墨水是一样的。喷头喷出的微小液滴中都包含了数万个细胞,它们会以数百微米的精度分布在水凝胶支架的周围,成为人体组织模型。打印完成后,这些微小的作品被放进营养液中,细胞会找到彼此并且相互结合,成为一段鲜活的血管,而水凝胶稍后将会被洗掉。

⑤这种方法制造出的符合搭桥手术需要的血管,对人体既不会有副作用,也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因为制造血管的所有材料都来自患者自身。

⑥目前,3D生物打印技术只能制造一些简单的组织,离打印复杂器官的目标还有数年的距离,但是研究者们对它充满信心。在这种技术成熟之后,我们将会拥有个人专属的器官库,随时可以打印只适合自己的身体器官。因为器官衰老而死亡这件事也许可以避免,健康的肉体将会与健全的思维存在同样长的时间。

(选自《科技纵览》,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为“3D生物打印”下一个定义。
【小题2】第④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3D生物打印技术的出现对于人类有哪些意义?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不重要的军人

(冰 心)

①小玲天天上学,必要经过一个军营。他挟着书包儿,连跑带跳不住地走着,走过那营前广场的时候,便把脚步放迟了,看那些兵丁们早操。他们一排儿地站在朝阳之下,那雪亮的枪尖,深黄的军服,映着阳光,十分的鲜明齐整。小玲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喜欢羡慕得了不得,心想:“以后我大了,一定去当兵,我也穿着军服,还要掮着枪,那时我要细细地看枪里的机关,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个思想,天天在他脑中旋转。

②这一天他按着往常的规矩,正在场前凝望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人附着他的肩头,回头一看,只见是看门的那个兵丁,站在他背后,微笑着看着他。小玲有些瑟缩,又不敢走开,兵丁笑问,“小学生,你叫什么?”小玲道,“我叫小玲。”兵丁又问道,“你几岁了?”小玲说,“八岁了。”兵丁忽然呆呆地两手拄着枪,口里自己说道,“我离家的时候,我们的胜儿不也是八岁么?”

③小玲趁着他凝想的时候,慢慢地挪开,数步以外,便飞跑了。回头看时,那兵丁依旧呆立着,如同石像一般。

④晚上放学,又经过营前,那兵丁正在营前坐着,看见他来了,便笑着招手叫他。小玲只得过去了,兵丁叫小玲坐在他的旁边。小玲看他那黧黑的面颜,深沉的目光,却现出极其温蔼的样子,渐渐地也不害怕了,便慢慢伸手去拿他的枪。兵丁笑着递给他。小玲十分地喜欢,低着头只顾玩弄,一会儿抬起头来。那兵丁依旧凝想着,同早晨一样。

⑤以后他们便成了极好的朋友,兵丁又送给小玲一个名字,叫做“胜儿”,小玲也答应了。他早晚经过的时候必去玩枪,那兵丁也必是在营前等着。他们会见了却不多谈话,小玲自己玩着枪,兵丁也只坐在一旁看着他。

⑥小玲终究是个小孩子,过了些时,那笨重的枪也玩得腻了,经过营前的时候,也不去看望他的老朋友了。有时因为那兵丁只管追着他,他觉得厌烦,连看操也不敢看了,远望见那兵丁出来,便急忙走开。

⑦可怜的兵丁!他从此不能有这个娇憨可爱的孩子,和他作伴了。但他有什么权力,叫他再来呢?因为这个假定的胜儿,究竟不是他的儿子。

⑧但是他每日早晚依旧在那里等着,他藏在树后,恐怕惊走了小玲。他远远地看着小玲连跑带跳地来了,又嘻笑着走过了,方才慢慢地转出来,两手拄着枪,望着他的背影,临风洒了几点酸泪——

⑨他几乎天天如此,不知不觉地有好几个月了。

⑩这一天早晨,小玲依旧上学,刚开了街门,忽然门外有一件东西,向着他倒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杆小木枪,枪柄上油着红漆,很是好看,上面贴着一条白纸,写着道,“胜儿收玩——爱你的老朋友”。

小玲拿定枪柄,来回地念了几遍,好容易明白了。忽然举着枪,追风似的,向着广场跑去。 

这队兵已经开拔了,军营也空了——那时两手拄着枪,站在营前,含泪凝望的,不是那黧黑慈蔼的兵丁,却是娇憨可爱的小玲了。

【小题1】小玲对兵丁的情感经历了起伏,请按提示完成下面填空。

【小题2】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小玲趁着他凝想的时候,慢慢地挪开,数步以外,便飞跑了。
【小题3】文章写的是兵丁与小玲的故事,为什么多次提到“枪”?请作简要分析。
【小题4】题目“一个不重要的军人”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请作简要赏析。
【小题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刻画了小玲的心理活动,表明小玲对军人的羡慕与好奇,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了铺垫作用。
B.小玲认识了兵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由于小玲年龄小不甚理解兵丁对他的关爱,这令兵丁很伤心。
C.文章多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兵丁深切的爱子之情,令读者感动,却也让读者感到些许无奈。
D.本文的主人公是小玲,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多种描写凸现他娇憨可爱的形象。

7.名著阅读(共2题)

8.
阅读《水浒传》选段,按要求作答。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文中“胖大和尚”的名字叫______,他打那两个公人的原因是______。
9.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比丘国,唐师徒四人与三位国师斗法,分别比试了祈雨、坐禅、隔板猜物等,最后悟空施计让三位国师现了原形。(_____)
(2)《伊索寓言》可以说家喻户晓,其中《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____)
(3)在罗切斯特和简・爱第一次举行婚礼时,有人出来指证,罗切斯特在府内还藏着一个妻,婚礼因此中断。(____)

8.综合性学习(共1题)

10.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了第四次“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该调查在北京、广东等10个省(市)42个区县162所中小学的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进行,回收有效问卷9360份,其中男生47.6%,女生52.4%;小学生53.1%,中学生46.9%;城乡样本各半。今天上午,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共青团四川省委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在成都开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论坛上发布了这项研究成果。

(材料二)本次调查数据显示,“00后”小学生在校时间平均为8.1小时,初中生平均为11.0小时;有57.0%的“00后”学习日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休息日睡眠不足9小时的也有34.5%;学习日有66.4%的小学生花1.7小时做家庭作业,78.5%的初中生花3小时;休息日有81.1%的小学生花2.8小时做家庭作业,87,.1%的初中生花4.3小时在休闲生活方面,课外阅读仍是最受欢迎的休闲方式,但近七成(67.9%)“00后”一年的纸质书阅读量不超过20本,上网的吸引力大幅上升,喜欢看电视的减少,喜欢看电影的增多。“00后”学习日闲暇时间超过了“90后”,但是仅50.0%休闲时间达到1小时,15.4%不足半小时,1.7%基本没有闲暇时间,说明仍有相当数量的少年儿童仍难以享受休闲时光。37.7%的“00后”课余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是运动,但休息日运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高达46.3%学习日运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高达663%,甚至还有7.6%学习日基本没有运动,8.3%在休息日基本没有运动,可见运动量不足的情况仍普遍存在,其后果和损失仍未得到足够重视。

(材料三)“00后”的休闲偏好染上了日渐浓烈的信息化色彩,33.4%最喜欢的是上网,比“90后”几乎增长了两倍45.7%的“00后”休息日上网超过1小时,纸质书阅读量较90后”减少,仅26.9%一年能阅读20~99本书。在休息日,玩耍超过1小时的有六成(60.0%),而看电视、电影超过1小时的近七成(69.7%)。

【小题1】结合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的样本主要以城市和农村为主,两者各半。
B.在休闲生活中,大部分的学生不喜爱以阅读的方式来休闲,最喜欢做的事情是运动。平
C.“00后”比“90后”更多的喜欢有信息化色彩的休闲方式
D.“00后”的学生大部分睡眠时间不足,应当引起重视
【小题2】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三少学生”指哪三少? 
【小题3】请根据以上文字材料,分析影响学生阅读的原因。

9.作文(共1题)

1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品”,三个“口”。造字本义:一小口一小口地吃,慢慢地辨别滋味。

品尝美食是一种享受,萦绕在每个人的舌尖;品味情感是一脉温柔,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品评世态是一种情怀,伴随我们成长前行……

请以“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