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130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0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旋(wò)   震(hàn)    垂(tiáo)    消声匿迹
B.清(liè)    窈(tiáo)  铿(qiāng)   草长莺飞
C.多(rán)   然(qiāo)   暗(huì) 坦胸露乳
D.然(mò)   蒹葭(jiā)    耳(pàn) 参差不齐
2.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物理等学科时应该特别注意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B.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C.某些同学在食堂就餐时的浪费行为,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校培养人才从不急功近利,而是拥有长远眼光。
3.
下列句子不存在语病的一项是(   )
A.电影《老师·好》自3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潮。到目前,《老师·好》在同日上映影片中票房、上座率均蝉联第一。
B.通过对人工智能的不断了解,使我们认识到了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
C.垫排球的主要技巧是抛球要稳、落点准确、上下肢配合协调、手型要正确和要有恒心的活动。
D.只有不断地了解和发现问题,我们才能在生地会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4.
对下列语句进行正确排序的一项是( )
①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确立了唯物主义生物进化观点。
②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③它的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
④推动了生物学的迅速发展。
⑤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
A.②⑤①④③B.②⑤③①④C.①④③②⑤D.①④②⑤③
5.
以下对传统文化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按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2018年是戊戌年,2019年是己亥年。
B.小明今年15岁,还未及“弱冠”;他的爸爸45岁,已过了“不惑之年”;他的爷爷今年79岁,我们可称之为“耄耋老人”。
C.孟子所言“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孝”是指对父母的顺从,“悌”是指对兄长的敬重。
D.“清明”是春天的倒数第二个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既是踏青赏春的好时节,也是人们回乡祭祖的日子。
6.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未来简史》是由尤瓦尔·赫拉利创作的科技理论类著作。尤瓦尔·赫拉利也是《人类简史》《今日简史》的作者。
B.《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C.《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D.《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晚期的诗歌,是古代诗歌的开端,绝大部分作者已无从考证。

2.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②关城:指潼关。③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④砧声:捣衣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作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
B.首联作者先直抒胸臆,写魏万的离开,后写“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这种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巧妙。
C.“云山况是客中过”,照应第一句。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
D.“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暮春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E. 尾联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要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
【小题2】诗歌的颈联向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该联运用的艺术手法。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石渠记

柳宗元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tiáo)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盈,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选自《柳河东集》)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②泓:深潭。③纡(yū)馀:曲折伸延。④箭:小竹。⑤庥(xiū):同“休”,休息。⑥酾(shī):分流,疏导。⑦俾(bǐ):使 。⑧蠲(juān):古同“涓”,清洁。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又折西西市买鞍鞯(《木兰诗》)
B.卒入于渴 佁不动(《小石潭记》)
C.其长十许步     不知其源(《小石潭记》)
D.睨无穷 听茶声然(《核舟记》)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可列坐庥焉
A.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B.乃记之去(《小石潭记》)
C.潭西南望(《小石潭记》)D.中峨冠多髯者(《核舟记》)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小题4】文中描绘的渠水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内容分析。并请根据文章内容和写作背景,思考第二段加点的“惜”字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说明文阅读

我国超六成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

①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白皮书》。白皮书显示,约63%的少年儿童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周一至周四晚上11点后仍有8.64%的中小学生忙于作业,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学业压力是造成学生睡眠不足的最主要原因。调查还显示,父母当着孩子面玩手机会严重影响孩子睡眠。此次网络调查覆盖了全国各地近7万名6-17岁少年儿童。

②对于调查结果,不少网友表示,“这年头谁还睡觉?有时间还想玩呢。”可是对于儿童来说,缺觉对其的不利影响可能比你想的要严重。

③首先,睡眠少的儿童易患糖尿病。美国《儿科》杂志15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睡眠时间少的儿童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研究人员分析了4500多名9到10岁英国儿童的相关数据,包括身高体重数据、血液检测结果和问卷调查表中的睡眠数据。

④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儿童上学日平均每晚睡眠10.5个小时,符合学龄儿童每天至少睡10小时的有关建议。总体而言,睡眠时间越长,糖尿病风险越低。平均每多睡一个小时,胰岛素抵抗水平下降2.9%,空腹血糖水平下降0.24%。胰岛素抵抗易导致2型糖尿病。

⑤其次,缺觉儿童记忆差。慢性睡眠不足对儿童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具有隐匿性。睡得少会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功能,尤其是负责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海马神经功能,导致孩子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

⑥短时间的睡眠剥夺造成的损害还能弥补,长时间的剥夺就会对孩子的记忆功能造成影响。在学生主观嗜睡程度不增加时,会出现简单词汇记忆和算术工作记忆水平降低。这一现象是儿童特有的。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出现背不下来单词或课文和做数学题做得慢时,不是孩子不专心,而可能是睡得少了。

⑦另外,睡得晚不容易长高。生活方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也很大。现在孩子睡眠都比较少,睡得很晚,这肯定会影响生长发育。生长激素在晚上10点~12点左右分泌最多,这时候如果孩子没有进入睡眠,或者没有深度睡眠,激素分泌自然达不到应有的水平,生长发育肯定就不好。

⑧新桥医院儿科主任赵聪敏教授说,儿童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孩子身高除了与遗传相关外,还和很多因素相关,如内分泌、营养、睡眠、环境及疾病等。充足的睡眠是长高的必要条件之一,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熟睡后出现,所以想让孩子长得高,不仅要睡得多,还要睡得香。

⑨让孩子睡得好记住三点:

⑩第一,让孩子每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如一致的上床睡觉及起床时间,平时和周末、上学和放假作息时间相差不要超过1小时。

⑪第二,上床睡觉之前要让孩子安静,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不要训斥、打骂孩子以免产生情绪波动。可以洗洗热水澡、讲些故事给孩子听。

⑫第三,孩子卧室内应保持安静、舒适、无灯光。不摆放电脑、电视及手机一类可能会影响到睡眠的东西,不要将床作为活动的场所,如在床上玩耍、电子游戏等,床只是睡觉的地方。

选自《健康时报》2019-03-25

【小题1】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睡得少会影响儿童的负责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海马神经功能。
B.孩子身高与很多因素相关,如内分泌、营养、睡眠、环境及疾病、遗传等。
C.《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白皮书》显示,约63%的少年儿童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学业压力是造成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
D.如果孩子在晚上10点~12点左右没有进入睡眠,或者没有深度睡眠,生长发育肯定就不好。
【小题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依次说明了中国少年儿童的睡眠现状、缺觉对儿童的危害及让孩子睡得好的方法。
B.第④段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睡眠时间长的重要性。
C.在说明缺觉对儿童的不利影响时,文章采用了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D.“孩子卧室内应保持安静、舒适、无灯光。不摆放电脑、电视及手机一类可能会影响到睡眠的东西。”一句中“可能”二字不能删去,删去会完全改变句子原意,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析小明出现以下情况的原因。
(链接材料)

生地会考在即,小明为了提高成绩,夺得中考第一A,每天晚上复习到深夜12点,又因为担心身体缺乏锻炼,他坚持睡前跳绳5分钟。可是开学一个多月以来,他的生地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滑,连睡眠质量也下降了,他非常苦恼。

10.
记叙文阅读

聊出来的温暖时光

①下班了,他不急着走。因为他只要一回家,本来明亮的心情一下就阴郁起来,如同湛蓝的天空飘来了乌云。

②这个时候,妻子应该早就做好了晚饭,等着他回家。家的感觉原本很好,妻子贤惠能干,默默承担了全部家务,还烧得一手好菜。结婚以后,开始还没觉得什么,后来妻子变得越来越唠叨,好像总有数落不完的事。而他呢,是公司的业务骨干,上班的压力大,常常筋疲力尽,人仿佛被掏空了。回到家,就想清静一下。偏偏不!从进门开始,妻子就开始念唠叨经,听得他心烦。于是,只要想到回家,他就条件反射似的烦躁。

③起风了,这哪里像春天的风,燥热。他挪着步,与急匆匆的人群是如此不协调,再长的路也有走完的时候,缓缓推开家门。菜香一下子飘了过来,心里有了一丝温馨。“怎么这么晚才回来?饭菜都快凉了。”妻子的责问驱散了好不容易才有的一点温情。落桌吃饭,都是他爱吃的菜,也许是饿了,他吃得飞快。妻子帮他夹了菜,念叨就开始了,东家长,西家短的。哪还有食欲啊!急急扒了几口干饭,他连忙逃离,去书房喝茶。

④没有了听众,念叨戛然而止。只是,厨房洗碗的动静比原来要大得多,妻子用这种方式发泄对丈夫的不满。以往这种情况,他至少敷衍几句,尽管心不在焉,她也知足。像今天这种举动,还是头一遭。

⑤日子就这样无聊地被打发。时间长了,妻子心态发生了变化,脾气变得暴躁,他拿了东西未能放回原处,或者夹菜把菜掉在餐桌上,为这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大动肝火。

⑥家里陷入了无休无止的冷战。上班一如既往的忙碌,回家面对的是妻子冰凉的面孔。这样的日子如何过得下去?心里有事,脸上有相,他的苦恼明明白白地挂在脸上。一位好友找到他,咖啡屋的一角,他蜷缩在座位上。咖啡氤氲,也不能抚平他那躁动的情绪。他诉说着家里的一切,责怪妻子的不理解,自己这样打拼还不是为家里好?说到激动处,长吁短叹。朋友是个聪明的人,男人之间的谈话会少去许多委婉,劝说也干净利落:“你试着主动和嫂子多说说话,生活中的苦恼有时是自己找的。”面对挚友的劝说,他半信半疑。

下班了,他明显加快了回家的步伐。刚进门,尽管很疲惫,但换上了笑脸,大声地说:“老婆,我回来了!”正在厨房做饭的妻子探出头来,看了他一眼,又继续忙手中的活。以往,他会懒懒地躺在沙发上放松自己,任妻子去忙。这回,他放下包,凑到妻子身旁,问:“有什么要帮忙的?”妻子白了他一眼:“你会干什么?”但还是随手丢给他一把香菜:“去择干净。”他边择菜边跟妻子念叨开来,谈到公司里的许多新鲜事,又讲到自己喜欢吃妻子炒的菜。妻子一边忙不停炒菜,一边不时回应着。

⑦今夜的灯光似乎变得柔和起来。餐桌上比平时多了一道他最爱吃的小炒肉。妻子破例地为他斟满一杯酒。刚要拒绝,妻子十分坚持:“上班压力大,少喝点解解乏。”他慢慢地吃,边吃边聊,一改往日的风卷残云。那顿饭,让他找回了久违的温馨。吃完饭,他刚伸手收拾碗筷,被妻子一把拦住:“女人的事,你去看电视吧。”一会儿,又为他送来一杯热茶。厨房里,传出妻子久违的歌声。

⑧自此后,他不管在外面多苦多累,哪怕有天大的委屈,也不把烦恼带回家。生活的激情就这样被重新点燃,仅仅只是因为那主动的交流。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或许几句无关痛痒的话,足可温暖彼此的心,照亮幸福的路。

(摘自《瑞文网》,有改动)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相关情节
“他”的心理或表现
下班回家,从进门开始
妻子开始唠叨

下班回家,缓缓推开家门

逃离
一位好友找到他
挚友干净利落地劝说

下班了,他加快回家的步伐

温馨
 
【小题2】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第③段划线句。
“他挪着步,与急匆匆的人群是如此不协调,再长的路也有走完的时候,缓缓推开家门。”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篇文章体裁应当归属于小说,“他”是文中主人公。
B.文中的妻子是一个贤惠能干、爱唠叨、爱丈夫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个脾气有些暴躁、不理解丈夫的妻子。
C.文章开头直接叙事,比喻句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D.文章第⑦段“今夜的灯光似乎变得柔和起来。”这句话中“柔和”一词暗示了他心情愉悦,他和妻子之间气氛和谐。
E. 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个家庭的故事,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包容、相互理解这一主题。
【小题4】请说说文章标题“聊出来的温暖时光”的含义,并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你对人与人之间该如何相处的理解或感悟。
链接材料:

材料一:进入初二以来,学习科目增加、生地将要会考,小熙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回到家妈妈还会唠叨个不停,这让小熙很烦躁,索性把门关起来并反锁,拒绝和妈妈交流。这一举动惹得妈妈很生气,妈妈觉得小熙越来越不听话,而小熙觉得妈妈太不理解他。家庭处在低气压状态中。

材料二:小勇同学本学期由外校转到本校就读,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刚开始有多种不适应。但小勇主动与班上同学交流,积极向老师请教,很快融入了这个集体,跟上了这里的教学进度。刚开始的不适应感没有了,小勇越来越喜欢新班级温暖的生活。

5.名著阅读(共1题)

11.
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我最怕和谈专门的书呆子在一起,你同他谈话,他三句话就不离本行。谈到本行以外,旁人所以为兴味盎然的事物,他听之则麻木不能感觉。像这样的人是因为做学问而忘记生活了。我特地提出这一点来说,因为我想现在许多人大谈职业教育,而不知单讲职业教育也颇危险。我并非反对职业教育,我却深深地感觉到职业教育应该有宽大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做根底。倘若先没有多方面的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则职业教育的流弊,在个人方面,常使生活单调乏味,在社会方面,常使文化肤浅褊狭。

该文段选自____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_____(书名),在书中,作者与读者谈了许多问题,如书的目录中提到的___________(任写两个)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2.
综合性学习。

材料:《2018年长沙市大气污染防治特护期工作方案》中规定“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运砂车等重型货车尾气达标排放、密闭运输和净车上路;严禁拖拉机、低速货车、三轮汽车等高排放车辆在主城区道路上行驶;城市建成区鼓励纯电动车辆行驶,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和轻型物流配送等车辆逐步更新为纯电动车,港口和铁路货运场等新增和更换作业车辆主要使用纯电动车辆。”

(1)如果相关部门邀请你担任该次大气污染防护工作小组宣传委员,你将为本次工作拟定一条怎样的标语,以促使本次工作有更广泛的影响?
(2)为了使师生积极加入环保的队伍,你认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可以举办哪些活动?
活动一:
活动二:
(3)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将在本周五召开生地迎考家长会,为缓解家长会当天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老师建议家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但你的家长认为自己开车前往学校更为方便,你将如何劝说他(她)?

7.作文(共2题)

13.
微写作
“梓芸在省作文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她拿着奖状走在回家的路上。”请将这句叙述性的句子化为细节描写。
要求:(1)语言要生动,必须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2)至少运用“比喻”这一种修辞手法;(3)字数150字—200字。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下课铃响了,数学廖老师正讲到关键处,于是拖堂5分钟把这个问题讲完才下课。 同学A说:“哎,真讨厌,老师拖堂就耽误了我们下课玩耍的时间。” 同学B说:“我们换位思考吧,站在老师的角度,他是为我们的学习着想呀。”同学C说:“我们还是理解老师,廖老师并不是经常拖堂,今天实在是讲到关键处,如果这堂课不讲完,下节课讲,不仅要重新画图,还要从头讲起。老师拖堂其实是用自己的时间义务帮我们上课呢。”

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体会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2)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4)不少于7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