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A.大熊猫憨厚可爱的模样让游客们忍俊不禁。 |
B.他在大家的众目睽睽下走上了舞台,开始了他的演讲。 |
C.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
D.专家称中国可燃冰开采成功的消息在全世界引起爆炸波,果不其然,这几天整个世界炸开了锅。 |
A.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
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
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
于是,我又抬起头来,从容地张望这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①有的像折成好几叠的屏风站立着,②有的昂扬着像即将起碇的船舶,③有的蹲踞着像高昂着头颅呼啸的猛虎,④有的像仅仅收敛着翅膀引吭报晓的雄鸡突兀着,百态千姿,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A.②①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①③②④ | D.③①②④ |
2.字词书写- (共1题)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与唐婉之间痛彻心fēi的告别。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xiè,我的双手考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烽先生不带遗hàn的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在这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而谈讲述了与父亲的告别,这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来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选自《朗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
(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锦____书 ② 痛彻心fēi _____ ③不xiè____ ④遗hàn _____
(2)找出文段中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把正确的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有仙则名(___________)
(2)惟吾德馨(__________)
(3)既入又不能出(___________)
(4)未尝不与书俱(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小题3】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小题4】甲文中作者表现出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你赞同吗?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小题1】选文以“背影”为线索,特写了父亲背影的四个画面,请依次概括这四个画面【小题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
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
【小题3】第④段中写到油画《采石工》有何作用?
【小题4】文章有三处文字写到“我”流泪,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了“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小题5】作者在文章最后说,无论如何,他一定要回去和父亲说一说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你能想象一下下一次作者再见到父亲会跟他说些什么呢?
百鸟台
江泽涵
(1)在酣睡中被二三灵音唤醒,呵,是我那些熟稔的老友们。我咕咚蹦下床,大踏步到了窗前,一轮吐故纳新,精气神就漾开了。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经此种淘洗,真个别样心境。
(2)老式楼房多偏矮,且高低错落,对面楼顶就比我的住所矮一层。楼顶本是块平敞的水门汀,已被数十年的风与光渲染得斑驳黝黑。
(3)倏地,平地惊起两个灰暗的小不点,凭空半个圆弧,猛一划过,瞬息隐匿在侧方的浓荫中。紧接着又飞来一只类似的,或许还是同种鸟,那双纤细的脚稳稳地落于围扎在楼顶沿边的钢丝圈上,其中一只脚微抬,后翘。这准是个性感又多情的家伙,它不住地扭动着身姿,展左翅,抱右翅,又似在冲我这边笑。
(4)可惜不曾配备望远镜,我打开手机里的录像软件,并放大镜头:它个头尚不及女子粉拳,曲线感却十足。在一番尽兴地弄姿后,才翩然飞离。
(5)清光明动,暗蕴缕缕凉意,我赶紧披了衣服洗漱去。等我再度站在窗前,对面又有了三只小鸟。我说是有多么熟,却又愧怍得叫不上任意一只的名字来,只觉都差不多模样,自小远离了自然,是难以探知的了。这久以来,我也未特地根据它们的体态和毛色去做查阅,能见着生灵本态已是好的了。
(6)快看,它们动了。两只左右并立,另一只站侧旁,这是要做什么?一声清亮的啼鸣哨子般奏响,还未辨清出自哪一只,那并立的两只已快步走起来,首起尾伏,首落尾挺,待五六米后才拉开距离,我的目光也随之左移,见着了尾臀,左一摆,右一扭,甚是滑稽!
(7)落后的那只小鸟仍在奋力并进!哦,原来它们是在赛步。反应之余,忽地惊觉:飞鸟还能赛步?哦,两条腿的动物当然能走能跑。在乡下的老庙外也曾见过的,二十年前的回忆,好久远啦。
(8)鸟儿时不时来一只,有时也双双对对来,或为常客,或只是来歇脚,种类之繁,数量之多,与日累计,自不在话下,但是从未有过恢宏、磅礴的时候。我依然不顾浮美之嫌,将这平顶命名为“百鸟台”。众鸟来去无踪,除了有意识地逗留和徘徊,只有短暂的起飞式和落地式,有的如离弦的飞箭,有的如破空的虹弧,也有的上下浪荡,看不出什么章法。
(9)百鸟台的确是孱弱灵禽的福祉,它与四周楼房相距都十米多,这小区住的也多为老人,小孩都少见,莫说竿长难及,偶有调皮的娃娃举起了弹弓,想必也会被及时劝止。这儿也没有伪装成枝杈的毒蛇,没有俯视眈眈的雄鹰和鹞子。飞鸟与人类及其他凶恶的动物都保持着距离,互不相见,闲处无碍。
(10)但我是真不愿见着百鸟齐聚的场景,若有如此靓丽的一景,恐免不了被搬上网络的命数,那是要引起轰动了!历经漂泊流荡,沧桑浮沉之后,生活早已不再奢求追逐浪尖上的风潮,惟愿细水长流,鸟儿又何尝不是?再高些的几处楼顶也尽收我眼底,而我却从未见过鸟儿的影子,它们并没什么登高远望的野心,能安然地在平地上飞走,似已足愿。
(11)想起一句诗:“天空是最好的鸟笼。”记不清是否为原话。嗜鸟怡情无须圈养,也完全不必要。百鸟台也是上层住户的福祉,在每一个无雨雪的晨昏,都能见得各色鸟儿的情态与清韵,我在百鸟台前观鸟已成为一种习惯。
(选自2018年4月28日《常州晚报》)
(注释)水门汀,吴方言,指水刷石地面(一种人造石料)。
【小题1】文中描写了百鸟台各色鸟儿活动的画面,请仿照示例,根据文章3到7段内容用四字短语再归纳出另外两幅不同画面的内容。飞鸟惊逝图、____________图、____________图、起落嬉闹图
【小题2】本文语言清新自然,而又不乏生动蕴藉之处,请按照具体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
(1)它个头尚不及女子粉拳,曲线感却十足。在一番尽兴地弄姿后,才翩然飞离。(从描写和修辞的角度赏析本句的表达效果)
(2)有的如离弦的飞箭,有的如破空的虹弧,也有的上下浪荡,看不出什么章法(分析“浪荡”在文中的含义)
(3)你能想象一下鸟儿在空中飞舞的姿态,再写一组排比句来展现它们的英姿吗?
【小题3】阅读全文后,你认为“天空是最好的鸟笼”表达了作者哪些感想?
【小题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选出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一项( )
A.第(1)段中“此种”不只是代指清晨空气的清新,更指鸟儿的欢悦,它们为作者带来了“别样心境”,也奠定了全文浓厚的抒情基调。 |
B.第(10)段写道,“再高些的几处楼顶也尽收我眼底,而我却从未见过鸟儿的影子”,通过与百鸟台的对比,作者意在表达对人们伤害鸟儿的强烈谴责。 |
C.文章多处语句从鸟的角度进行叙说,替它们着想,表达它们的诉求,体现作者的悲悯情怀,也使文章写作视角新颖,内容深刻。 |
D.文章在第(7)段简要插入二十年前的回忆,表达对曾经生活的怀念,丰富了文章的写作内容。 |
5.名著阅读- (共1题)
祥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两昼夜,A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 给他灌下去,他的确睁开眼看了看,可是待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嘴里唧唧咕咕的不晓得说了些什么。A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
第二剂药煎好,他不肯吃。既心疼钱,又 恨自己这样的不济……为证明他用不着吃药,他想马上穿起衣裳就下地。可是刚一坐起来,他的头像有块大石头赘着,脖子一软,眼前冒了金花,他又倒下了。什么也无须说了,他接过碗来,把药吞下去。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A:“车呢?”
⑴选段中人物A是______?⑵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子后来的命运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莲花,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可领略到它们那俏丽的身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莲花,尽情欣赏莲花迷人的风姿,全心感受莲文化的魅力,畅叙自己心中的采莲曲。班级准备开展《莲文化的魅力》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莲文化源远流长,更是深的文人墨客的青睐,你能写出两个莲的别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深入这次综合性学习,班主任张老师开展组内手抄报比赛,你能为你们小组的手抄报想两个板块名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莲花美丽,莲藕有益,莲藕不仅形美色白,而且还有许多好处,但是你的弟弟小明,一直不喜欢吃莲藕,你能劝劝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