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澄西片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125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4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舟十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 气冲斗牛,直上云天,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B.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C.22年的足球生涯让贝克汉姆家喻户晓,而他的退役则宣告一个足球时代的结束。
D.同学们在学雷锋期间走进社区做好事,他们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宜兴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竹海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C.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3.
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__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坚  民主自由
C.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2.字词书写(共1题)

4.
根据拼音写汉字。
(1)咀jué_______ (2)愧zuò______ (3)hān______然入梦

3.句子默写(共1题)

5.
诗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篇名或作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____________》)
②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郭茂倩《木兰诗》)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⑤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⑥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⑦《木兰诗》诗中描写木兰从军后战地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诗歌鉴赏(共1题)

6.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再宿武关
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注】李涉,唐宪宗至文宗时洛阳人。元和年间因事被贬,流放桂粤,本诗作于迁谪途中。潺湲,溪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小题1】诗中的“乱”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2】诗人通过最后两句写溪水表现出什么感情?

5.文言文阅读(共2题)

7.
(二)阅读《卖油翁》,回答各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________)(2)但手熟(_______)(3)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亦此自矜 钱覆其口
B.尝射家圃  取一葫芦置
C.见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
D.自钱孔入,钱不湿 笑遣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尔安敢轻吾射!
8.
(三)阅读《贾逵勤学》,完成各题。

贾逵勤学

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舌倦,世所谓‘舌耕’也。”

(选自王嘉《《拾遗记·卷六·后汉》)

(注释)①《六经》指儒家六种经典著作。②《三坟》《五典》泛指古书。③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④扉:门扇 ⑤期(ji)年,满一年。⑥襁负,用布带子把孩子捆在后背上背着。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未有教者入门(______)   (2)亦以贞明称(______)
(3)汝知天下有《三坟》(_________)(4)赠献者积粟仓(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与“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A.其姊韩瑶之妇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学而时习之D.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③,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
【小题4】贾逵是汉代著名学者,他从小聪明过人,这当然是很好的条件,但他所以能成为有学问的人,还有什么原因呢?请联系选文具体分析。

6.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父亲的清明节

吴昕孺

(1)父亲出生贫农,身高155公分,天生对子眼,脾气暴躁,性格内向,他讨到妈妈这样漂亮的老婆真是生对了时代。那是一个讲究“根正苗红”的时代。他的爱情在那个春天,因根正而苗红,因苗红而滋滋拔节,我姐是第一节,我是第二节,我妹是第三节。

(2)有年清明,他带我去上祖坟。他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我跟在他后面,保持着距离。紧跟着父亲是十分危险的,他会突然回转身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很久以前做的一件错事。

(3)到了坟上,他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然后,叫我过去磕头。那些土堆土坑长满了灌木和杂草,据说里面住着我的祖先,我没见过他们,所以就没父亲那样老实。我腰都没弯,点了几下头。A父亲怒喝一声:“头点地!”我看见他的额头上果然沾着一块黑土,就把头狠狠地砸下去,砸得额头上尽是黑土。父亲口气稍有缓和:“你不磕头,祖宗不会保佑你。祖宗不保佑你,你不会有出息。”

(4)父亲追,我跑。这是以前村子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每次我都被他逮住,受他一顿好打。突然有一次,我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我得意地站在田埂那头,回望着他。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心父亲会“流血”而死。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但意外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的咒骂变成了一句不太温存的关切:“快回去吃饭,饭凉了。”

(5)那次没有追上我,显然伤害到了父亲的自尊。他从此不再追我、打我,连骂都少了。我开始步入“自然生长”的轨道,好在深埋地下坟中的祖宗没有因为我的不虔诚而不保佑我。

(6)我长大了,按照自然规律成长为一名男人,按照社会需要成长为一名公民,按照自身理想成长为一个诗人。而我的父亲,随之而老去。老年痴呆症让他变成一个淘气的孩子。他强行将蒸菜的垫架放进炊壶里,并用炊壶煮饭。他深夜醒来,质问我妈为何睡在他家里,并命令她“回自己家去”……

(7)有年清明,我带他去祖坟上扫墓。我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牵着他的手。现在他不会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了。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8)到了坟上,我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父亲突然望着我傻笑。我沿着他的视线摸摸自己的额角,原来那里沾了一块黑土。我也笑了,想起多年前,他对我一声怒喝“头点地”,我把额头使劲往地上磕,不禁笑出泪来。俄顷,我感到一股异乎寻常的灼热,抬头一看,呆住了。父亲拿着我插在坟头的香烛,点燃了附近一片茶林。风吹火猛,一忽儿,半边天都是红的了。我狂喊“救火”,幸而山下田里的乡亲看到山火,冲上来群起而救之,才未酿成大祸。

(9)我当场赔付了八百块钱。乡亲们走了。我疲惫地坐在地上,看着满山焦土,B气愤地对父亲喝道:“头点地!”父亲站在那里,像认错的孩子,头差不多缩到脖子里去了。

(10)又过了些年。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仿佛要特意来看看父亲。在妈妈的看护和春天的抚慰下,父亲安详地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床上,就像一片薄薄的叶子。

(11)每年清明,我都要去父亲的坟头坐坐。点烛,燃炮。更多的是静默。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

【小题1】文章主要记叙了父亲的哪三件事?请简要概述。
【小题2】文章描写笔法细腻而有生活气息,请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小题3】结合课文简要分析文中A、B两处人物“怒喝‘头点地!’”的原因。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全文,说说本文的题目好在哪里?

7.名著阅读(共2题)

10.
根据下面文段,回答相关问题

(甲)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这些日子,他随着兵们跑,汗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走,得扛着拉着或推着兵们的东西;站住,他得去挑水烧火喂牲口。

(乙)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1)甲文中祥子“落了泪”的原因是什么?
(2)乙文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什么?
11.
下列有关《骆驼祥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B.祥子“骆驼”的外号是在他进城时起的,因为他长得人高马大。
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厂的原因是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D.祥子用了3年才凑足了100块,最后花了96块买了第一辆洋车。

8.作文(共1题)

12.
根据要求作文。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这里有春天的故事。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故事?你在春天做过什么让自己难忘的事情吗?

请以“春天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