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1222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0/11/15

1.选择题(共9题)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冗杂   惊慌失措   相得益彰   粗制滥造
B.寒噤   顾名思意   油光可鉴   销声匿迹
C.褴褛   鳞次栉比   衰草连天   由然而生
D.沮丧   冥思遐想   声名狼籍   五彩斑斓
2.

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 (  )

3.

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 (  )

4.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 上海世博会核心建筑——中国馆的设计 ,它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16个字: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②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防止灾区疫病流行和水源污染已经到了 的地步。
③ “五一”以来全国各地前往上海参观世博园的人
④中华民族从来不低头,玉树地震不可怕,因为我们有 的13亿人民。
A.独辟蹊径   迫不及待   济济一堂    坚持不懈
B.别具一格   迫不及待   络绎不绝    坚持不懈
C.别具一格   刻不容缓   络绎不绝    不屈不挠
D.独辟蹊径   刻不容缓   济济一堂    不屈不挠
5.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印象大红袍》的成功演出,有力地推动了闽北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B.西南旱灾警示我们: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C.2010年5月1日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一进入2010年南非世界杯赛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6.
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繁星》《春水》中,冰心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B.简·爱身份低微,相貌平平,却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东家阿龙纳斯的尊敬和爱恋。
C.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想象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中任意穿梭,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D.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失去生活信心,变成行尸走肉,从而反映了当时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
7.
下面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吾日三省吾身(三:三次) 亦免冠徒跣(跣:光脚赤足)
B.其一犬坐于前(犬:狗)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衾:被子)
C.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池非不深也(池:池塘)
D.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乃记之而去(去:离开)
8.

将方程{#mathml#}x-23{#/mathml#} − {#mathml#}x+12{#/mathml#}=1去分母,正确的是(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彳扁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①又何间焉  间:( ) ②小惠未徧 徧: ( )
③神弗福也    福:( ) ④望其旗靡 靡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题3】第③段通过“既克,公问其故”来印证文章第①段中的“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小题4】联系全文内容,概述鲁国取胜的原因。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11.
阅读《努力实现低碳生活》一文,完成题。
努力实现低碳生活
①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15次缔约国大会在安徒生的故乡——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了新的协议。大会结束后,一个网络新词“低碳生活”风靡全世界。
②“低碳”(low carbon),意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生活”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③其实,人类早就为节能环保,实现低碳生活而努力了。上个世纪50年代,科学家研制出第一代光电池,并将光电池安装在汽车上,用它把太阳光不断地变成电能,使汽车开动起来,这便是新兴的太阳能汽车。据测算,如果让太阳能汽车取代燃油汽车,每辆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43% ~ 54%。
④目前,科学家正在加紧研制太阳能超导汽车,这是将太阳能和超导在汽车上进行完美组合。它用超大容量、能够装载足够汽车前进数千公里电力的超导蓄能电池,解决了太阳能汽车后备电力不足的问题,减少了太阳能板的面积。又因为有了超导电机,所以能减少能耗,提升动力,在相对较小的太阳能电力下保持较高的性能。更关键的是,普通超导汽车总还是需要充电,而电源如果依然是化学能发电,就不会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用上太阳能电池为超导汽车充电,这一切就更完美了,即使偶尔需要用一点超导电池中的后备电,也不会有太大的污染问题。
⑤城市建设上,一座设计目标为“碳排放为零”的节能环保城市已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内兴建,它就是可供5万人居住的“马斯特尔市”。这是个布局有序,交通运输与居住和公共区域相分离,将被誉为“三级分层性”的城市。
⑥建成后的“马斯特尔市”,交通活动区域全建在离地面20英尺以上的支柱上,目的是增加空气循环,减少沙漠表土的热量转换。其次是它交通运输工具很奇特:城市中有数以千计的太空时代新颖运输工具——“个人快速运输舱”。它是一种可供4人乘坐的类似太空舱的无人驾驶电力车,这种车全部通过触摸屏和底部传感器来引导。此外,除了私人自行车和电力车外,其他会排放废气的交通运输工具一律不许使用。
⑦城市用水的主要来源是露天和太阳能海水淡化厂,5万居民每天需要8千立方米的水。如果没有先进的水处理系统、污水再循环系统和露水收集系统,每天就需要20万立方米的水。另外,经过处理的污水还可以用于灌溉。
全城的电力需求约为200兆瓦,仅为同等规模普通城市的四分之一。安装在城市外围的大面积太阳能光电板可提供取之不尽的电力,满足城市的用电需求。此外,从城市中回收的有机废物也用来转化为燃料用于发电。
⑨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换言之,实现低碳生活跟一个人的能力无关。我们应该养成自然而然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我们愿意约束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就可以成为低碳生活的积极实践者。
(根据有关资料改写)
【小题1】第③段中说“其实,人类早就为节能环保,实现低碳生活而努力了”。联系全文,概述人类为此做了哪些努力?
【小题2】第⑦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3】第⑧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第⑨段中说“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请联系生活实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名著阅读(共1题)

12.
名著阅读。
①填空。
“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句话是《童年》中    说的,“好孩子”指的是   
②“杨志卖刀”、“真假李逵”是《水浒》中两个有趣的故事,请你任选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概述。(120字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