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常熟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2月奖学金测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12106

试卷类型:竞赛
试卷考试时间:2017/6/30

1.字词书写(共1题)

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1)(gōu)__火 (2)áo__游    (3)(jiǎo)__健 (4)如火如(tú)__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2.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 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偷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 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后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有删改)

【小题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阅读④⑤两段,请概括读书有哪些好处?
【小题3】文章①-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简要说明其作用。

3.综合性学习(共1题)

3.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苏州茶文化发端于西汉,发展于东晋南朝,极盛于唐宋,明清独领风骚。清代诗人沈朝初的《忆江南》中称道:“苏州好,茶社最清幽,阳羡时壶烹绿雪,松江眉饼炙鸡油,花草满街头。”
材料二 苏州城里茶馆,旧时泡茶用的水,取自胥门外的青江水,苏州文人喝茶最喜用“天落水”,特别是每年五月黄梅季节,收蓄雨水,以其甘滑胜过山泉,嗜茶者视为珍品,称之梅水。
材料三 苏州乡镇民间,如有族中纠纷,邻里矛盾,便相邀至茶社吃茶,请众茶客评理,理输者付茶钱,俗称吃讲茶。每至立夏,城乡都有吃七家茶的习俗,俗信可防小儿疰夏。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茶叶有消炎杀菌作等作用,还有助于缓和压力所致的腹泻,促进循环,喝茶有百利而无一害。
(1)请简单概括以上材料分别从哪三个角度介绍了苏州“茶文化”。
(2)请你担任苏州“茶文化”宣传大使,为推介苏州品茶文化,写一段宣传词。要求:结合材料,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