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1501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4

1.单选题(共4题)

1.
如图所示,钢铁构件A、B叠放在卡车的水平底板上,卡车底板和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 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2μ1>μ2,卡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a> μ1g,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卡车沿平直公路行驶途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求其刹车后在s0距离内能安全停下,则卡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

A.     B.     C.     D.
2.
高三某同学参加引体向上体能测试,在20s内完成10次标准动作,则此过程中该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于
A.150WB.300WC.450WD.600W
3.
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和接地金属板MN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点电荷与金属板相距为2d,图中P点到金属板和点电荷间的距离均为d。已知P点的电场强度为E0,则金属板上感应电荷在P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为(  )
A.E=0B.E=C.E=E0D.E=E0
4.
如图所示电路中,R为某种半导体气敏元件,其阻值随周围环境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示数增大
B.电流表A示数减小
C.电路的总功率减小
D.变阻器R1的取值越大,电表示数变化越明显

2.多选题(共3题)

5.
一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后又落回地面,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关于小球运动的速度v、加速度a、位移s、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有
A.B.
C.D.
6.
如图所示,含有的带电粒子束从小孔O1处射入速度选择器,沿直线O1O2运动的粒子在小孔O2处射出后垂直进入偏转磁场,最终打在P1P2两点.则( )
A.打在P1点的粒子是
B.打在P2点的粒子是
C.O2P2的长度是O2P1长度的2倍
D.粒子在偏转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都相等
7.
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个相同灯泡,L为自感系数较大、电阻可忽略不计的电感线圈,C为电容较大的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接通开关S,A立即变亮,最后AB一样亮
B.接通开关S,B逐渐变亮,最后AB一样亮
C.断开开关S,AB都立刻熄灭
D.断开开关S,A立刻熄灭,B逐渐熄灭

3.解答题(共4题)

8.
如图所示,半径R=4m的光滑圆弧轨道BCD与足够长的传送带DE在D处平滑连接,O为圆弧轨道BCD的圆心,C点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半径OB、OD与OC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传送带以2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将一个质量m=0.5kg的煤块(视为质点)从B点左侧高为h=0.8m处的A点水平抛出,恰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已知煤块与轨道DE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 6,cos37°=0.8。求:

(1)煤块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
(2)煤块第一次到达圆弧轨道BCD上的D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煤块第一次离开传送带前,在传送带DE上留下痕迹可能的最长长度。(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9.
如图所示,AB两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m2A车上有一质量为m0的人,以速度v0向右跳上B车,并与B车相对静止.求:

①人跳离A车后,A车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②人跳上B车后,AB两车的速度大小之比.
10.
如图(甲)所示,在直角坐标系0≤x≤L区域内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右侧有一个以点(3L,0)为圆心、半径为L的圆形区域,圆形区域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M、N.现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e的电子,从y轴上的A点以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射入电场,飞出电场后从M点进入圆形区域,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30°.此时在圆形区域加如图(乙)所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以垂直于纸面向外为磁场正方向),最后电子运动一段时间后从N飞出,速度方向与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相同(与x轴夹角也为30°).求:

(1)电子进入圆形磁场区域时的速度大小;
(2)0≤x≤L区域内匀强电场场强E的大小;
(3)写出圆形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0的大小、并写出磁场变化周期T应满足的表达式.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阻为R的单匝矩形线框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线框边长ab=Lad=2L.虚线MNadbc边中点.一根能承受最大拉力F0的细线沿水平方向拴住ab边中点O.从某时刻起,在MN右侧加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按B=kt的规律均匀变化.一段时间后,细线被拉断,线框向左运动,ab边穿出磁场时的速度为v. 求:

(1)细线断裂前线框中的电功率P
(2)细线断裂后瞬间线框的加速度大小a及线框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安培力所做的功W
(3)线框穿出磁场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 q

4.实验题(共1题)

12.
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________ mm.
(2)小球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
(3)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H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当图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小球的直径d满足表达式________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ΔE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增加下落高度后,则ΔEp-ΔEk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