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114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B.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C.美国总统奥巴马非常有人格魅力,他在篮球场上驰骋,带女儿吃刨冰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奥巴马还写过诗。
D.台湾魔术师刘谦的魔术被热衷解密的网友们炒得河翻水翻,但魔术真相仍是扑朔迷离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愧(zuó) 鸣(háo) 污(suì)    澎(bài)    义愤填(yīng)
B.取(dì)  花(pǔ)  红(yān) 头(gǎo)    乎不同(jiǒng)
C.古(gèn) 水(dián) 粗(zhuō) 山(diān) 为人知(xiǎn)
D.问(jí)   头(gǎo) 补(jiào) 震(sǒng) 九连环(qǔ)
3.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斑澜  疮疤   锋芒必露   气势磅礴    慷慨淋漓   荒草萋萋
B.谰语  孤孀   一反即往   微不足到    当知无愧   家喻户晓
C.塌败  霹雳   警报迭起   浩浩荡荡    亦复如是   群蚁排衙
D.烦琐  屏嶂   鞠躬尽瘁   妇儒皆知    锲而不舍   一泄万丈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是我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量却增长10%。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5.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B.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C.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D.“请到里边坐。”她带着惊惶的神情说。队伍还是极迟缓地向前行动。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
6.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过分草率的决定,可能会给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产生悔不当初的愧疚。
②所以选择既要把握好时机,又要仔细慎重。
③人生在世有很多的时候需要选择,但是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何去何从常常会让我们犹豫不决。
④除此之外,就是在决策的时候,不要味地依赖别人的意见,他人并不知道你真实的处境,无法设身处地从你的角度出发来选择。
⑤过分地彷徨,可能会坐失良机,让机会从面前溜走,造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叹。
A.③⑤①④②B.③①⑤②④C.③⑤①②④D.①⑤③②④
7.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黄河颂》从自然特征、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B.《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以善良体察善良,《老王》中作者杨绛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普通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
D.“我”和“海燕高傲的飞翔。”两句中的“在”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和“介词”。

2.诗歌鉴赏(共1题)

8.
诗歌鉴赏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题1】虽然两诗都写到了“闻折柳”,但两诗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
A.
【小题2】《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它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A.
【小题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文言文比较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北史· 傅永列传》

注释:①书:写信。②让:责备。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 (_______)
(2)即刮目相待(_______) 
(3)能手马鞍(________)
(4)倒立驰聘(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小题3】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A.
①吕蒙进步惊人和傅永发愤读书的原因各是什么?
②吕蒙和傅永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4.现代文阅读(共3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朗读与呐喊

莫言

①今年二月,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方快相遇。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我说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叫你莫言?呸!方快是很聪明的,他六十多岁了还在卖豆腐只能说他没碰上展露才华的机会。他喊我的乳名就说明他对我的不服气。我获奖后,面对采访的记者他提着我的乳名说:“他呀,根本不行!朗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于是我回想起方快与朗读有关的事来。

②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在我们那里,谁要是出去上几天学或当几年兵,回来就说普通话,肯定成为嘲讽的对象。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还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老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谁的声音里有着对课文的故意歪曲。方快是挨教鞭最多的——其实也不是真打,略有痛感而已。

③有天中午,方快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那天新课是《青蛙》,老师带领我们朗读:

每到黄昏,池塘边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呱!呱!呱!……”

⑤我们从来没有像那次朗读那样卖力,那样愉快,那样充满期待。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方快。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却成了领读者。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推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我们看到老师变色的脸——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

⑥“……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⑦我们原以为老师会跟方快决一死战,没想到在方快响亮的朗读声中,老师蜡黄的脸渐渐红润起来。我们老师是一个有酒涡的男人,他的脸上出现酒涡我们便知道他笑了。方快停止朗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老师傻笑。老师响亮地拍着巴掌,连声说:“好好好!太好了!”

⑧此后不久,方快便当了学习委员,之后又当了班长,成了好学生,成了老师的骄傲,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典型,还参加全县朗读比赛获得第三名。如果不是因为历史原因,他很可能成为我们高密东北乡一个杰出人物。当然,现在也不能说他不杰出,他家的豆腐,质量很好,供不应求。

⑨方快引发了朗读的热潮。我们朗读,我们背诵,我们把语文课本一字不漏地从头背到尾。我是其中一个追随者。

⑩后来当了兵,我能慷慨激昂地念报纸的才能被指导员发现,让我在团部欢迎新兵大会上发言。调到军校后,领导错以为我文化水平很高,便让我当政治教员给新学员讲课。讲哲学,政治经济学,我哪里懂这些!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硬着头皮也要冲上去。

⑾那年寒假,我背了一大堆书回家探亲。我在邻居家滴水成冰的空房子里备课,讲稿写好了,就一遍遍地读。当时我以为我讲的是标准普通话,后来才知道我讲的是“高普”(高密普通话)。我先是小声读,读着读着就起了高声,最后是手舞足蹈地呐喊。全不顾墙外有耳,全不顾村里人的说三道四,全不顾家里人的难堪。那时我们家东厢房里还养着一头牛,每当我呐喊时,母亲就会进来劝我:别吆呼了,你把牛都吓得不吃草了。

⑿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在开学后的课堂上,作用明显,反响强烈。我也颇为得意。三十多年后的一次聚会,一位性格豪爽的女学员说:我们当年给您起了一个外号叫“野狼嗥”——我心中一怔,才知道他们受了我多少折磨。

⒀去年秋天,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叶嘉莹先生,听她吟诵唐诗宋词。叶先生说从来没有人教过她吟唱,从小她就这样唱读,因为她感觉就应该这样读,这样唱。听了叶先生的话,我想,是的,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腔调,想怎么唱就怎么唱;用标准普通话读出的诗词,确实很好听,但其实都不是古典诗词应该发出的声音。告别叶先生后,我曾把门窗堵严了吟唱过几首唐诗宋词,感觉无比畅快。但我知道,叶先生的自由吟唱会赢得满堂彩,而如果我敢登台放腔,迎接我的——当然不会是猎枪。

【小题1】文中第①段写方快执意叫“我”的乳名,是因为他不服气,请简要概括方块不服气的原因。
【小题2】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每到黄昏,池塘边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
呱!呱!呱!”
②全不顾墙外有耳,全不顾村里人的说三道四,全不顾家里人的难堪。
【小题3】结合全文,谈谈朗读对作者的影响。
【小题4】文章题目“朗读与呐喊”,结尾却写“吟唱”,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11.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汉字之美,美在多维

⑴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之一,今天,我们不妨从几何学的角度来发掘汉字之美。

⑵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维度较抽象,举例以明之:洞中潜蛇为洞壁所限,只能前进后退,它的空间只有一维。原上奔马除前进后退外还能左转右转,它的空间是二维的。空中飞鸟除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外,还能向上腾飞向下滑翔,语云:“天空任鸟飞”,鸟比谁都自由,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

⑶先看一下拉丁语系的拼音文字。以字母为单元的拼音文字本质上是一维的。以圆珠笔写英文字,弯弯曲曲犹如蛇行。英文书法精品是用鹅毛笔或沾水钢笔写出的,随用力轻重不同,笔迹宽度略有变化显示出空间韵律,比圆珠笔写出的笔迹更美,源出于宽度方向的附加自由度。但钢笔字宽度变化有限,犹如前例之蛇洞略放宽些而已,充其量也只能说具有一维半空间。

⑷汉字书法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甲骨文之神秘美,钟鼎大小篆之古朴美,隶体之端庄美,楷体之隽秀美,行书玉树临风之飘逸美,草书笔走龙蛇之旷世奇美难以言语形容。

⑸字如其人:王羲之、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苏、黄、米、蔡……名家辈出,各领风骚。书法容百家而各显其个性之瑰丽奇美,源出于汉字具有极大的自由度。

⑹自由度来自多维空间。汉字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象形字从图形转化而来,理所当然是二维的。其余五书也多半包含象形部分,例如形声字一半象形一半拟声,非二维不足以容纳。再者,汉字是由横、竖、点、撇、捺等笔划构成的,好比在桌面上拼七巧板,必须有二维的自由度才能拼出千变万化的美丽图案来。可见,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如原上奔马纵横驰骋,为汉字之美奠定了坚实基础。

⑺汉字的书法突破汉字二维的局限,独具一格,演绎出汉字的多维之美。

⑻书法讲究构架,类似于绘画之构图。至少须有二维空间所提供的大量自由度,字形才谈得上构架,才能体现出篆、隶、楷、行、草之特色,才能将各家之不同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⑼书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运臂挥毫,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

⑽书法讲究笔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独特的工具,毛笔是所有笔中最神奇的。笔也有自由度:圆珠笔只有一个自由度。鹅毛笔和钢笔的笔尖分叉,可在宽度上略为施展,其自由度介于一二之间。毛笔由千百根毫毛组成,每根毫毛可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其自由度岂止千百?正因为毛笔有这么多的自由度,书法家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一支笔写出千般字。尊毛笔为众笔之王,谁曰不宜?毛笔的众多自由度运用得宜,可增加书法之维度。笔颖蓄墨之丰欠,运笔力度之轻重,笔锋走向之偏正,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颜真卿楷书严正丰厚极富质感,柳公权笔力遒劲挺拔而具骨感,均能产生视觉之立体效应,是为三维。不信吗?笔力千钧之赞语曰:力透纸背。如无垂直于二维纸面的第三维度,朝哪儿透啊?

⑾汉字之美,美在多维!

(节选自《科学是大众的》)

【小题1】下面对汉字书法演绎出多维之美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法讲究构架
B.汉字书法讲究悬腕
C.汉字书法讲究笔法
D.汉字有六书造字法
【小题2】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空中飞鸟比原野骏马享有更高的自由度,证明维度越多则自由度越大的道理。
B.汉字的自由度来自它的多维空间,来自众多书法家的瑰丽奇美的个性和风格。
C.毛笔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维度,是因为毛笔比其他书写工具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D.颜柳书法力透纸背,能产生视觉上的立体效应,体现了汉字书法的三维效果。
【小题3】下面说法符合原文相关知识的一项是
A.书法课上,书法老师强调:“手腕要悬空,使汉字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从而具有三维美。”
B.语文课上,小红说:“中国的汉字真美啊!象形字可以模拟事物的外形,指事字可以指向事情事物,会意字可以让人体会其中的意义,形声字义与声相结合,这就是汉字的三维美啊!”
C.书法展览会上,小刚说:“这一幅幅毛笔书法作品、钢笔书法作品、圆珠笔书法作品真美啊!它们的美是三维的。”
D.郊游时,在田野上奔跑的小明面对着天空大喊:“我是一只小小鸟,我最自由,因为我的活动空间是三维的。”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拼命挥手

余秋雨

这个故事,是很多年前从一本外国杂志中看到的。我在各地演讲的时候,总会频频提及。

②一个偏远的农村突然通了火车,村民们好奇地看着一趟趟列车飞驰而过。有一个小孩特别热情,每天火车来的时候都站在高处向车上的乘客挥手致意,可惜没有一个乘客注意到他。他挥手几天后终于满腹狐疑:“是我们的村庄太丑陋,还是我长得太难看?或是我的手势错了?还是我站的位置不对?”天真的孩子郁郁寡欢,居然因此而生病。生了病还强打精神继续挥手,这使他的父母十分担心。

③他的父亲是一个老实的农民,决定到遥远的城镇去求医问药。一连问了好几家医院,所有的医生都摇头。晚上,这位农民夜宿在一个小旅馆里,一声声长吁短叹吵醒了同室的一位旅客。农民把孩子的病由告诉了他,这位旅客呵呵一笑又重新睡去。

④第二天农民醒来时,那位旅客已经不在了,农民在无可奈何中凄然回村。刚到村口他就见到了兴奋万状的妻子,妻子告诉他,孩子的病已经好了。今天早上第一班火车通过时,有一个男人把半个身子伸出窗外,拼命地向孩子招手。孩子跟着火车追了一程,回来时已然痊愈。

⑤这位陌生旅客的身影几年来一直在我心中晃动,我想,作家就该做他这样的人:能够被别人的苦难猛然惊醒,惊醒后也不进行廉价的劝慰,居然能呵呵一笑安然睡去;睡着了又没有忘记责任,第二天赶了头班车就去行动。他没有到孩子跟前去讲太多的道理,只是代表所有的乘客拼命挥手,把温暖的人性交还给了一个家庭。

⑥孩子的挥手本是游戏,旅客的挥手是参与游戏。我说,用游戏治愈心理疾病,这便是我们文学艺术的职业使命。

(选自《读者》)

【小题1】选文开头提及的“这个故事”是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A.
【小题2】按照括号内的要求揣摩下列语句。
(1)他挥手几天后终于满腹狐疑:“是我们的村庄太丑陋?还是我长得太难看?或是我的手势错了?还是我站的位置不对?”(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2)农民把孩子的病由告诉了他,这位旅客呵呵一笑又重新睡去。(理解句子的含义)
【小题3】文章第②段写“居然因此而生病”,那小孩生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小题4】阅读全文,说说题目“拼命挥手”的内涵。

5.名著阅读(共1题)

13.
(题文)阅读《骆驼祥子》,感悟名著魅力。
(1)好的封面,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和兼而有之,请从下列三幅画中选择一幅合适的画作为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并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

我选择__________图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祥子的心目中,可投奔、依靠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_________________。

6.情景默写(共1题)

14.
根据上下文或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争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思乡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岑参在《逢入京使》中借助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名著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