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112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8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压(niǎn)    如(pì)    红(yān)    人不倦(huǐ)
B.丰(ráo)    损(shé)   修(qì) 鞠躬尽(chuì)
C.选(pìn)  污(suì) 长(rǒng)   气斗牛(dǒu)
D.宿(lù)   起(dié)   蜢(zhà) 深痛绝(w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累赘   默锲 淤泥 如释重负
B.阑语   恳切 朦眬 悲天悯人
C.胸膛   校补 亘古 不以为然
D.塌败   愧怍 烦燥 微不足道
3.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治安不好的年代,火车站人流量大,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B.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浸在天伦之乐的喜悦中。
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谁也没法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D.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对方辩友的论辩顿时显得黯然失色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B.“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二号送上太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C.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D.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叶圣陶,本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驿路梨花》主要通过对哈尼小姑娘学雷锋、甘当无名英雄、热情帮助路人的事迹的记叙,歌颂了我国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
C.《最苦与最乐》作者在文中证明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论点,告诉我们不能躲避责任、苟且偷生,要勇于背负人生、社会的大责任,体会人生的快乐。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2.字词书写(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唤醒晓的沉默;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chìzhà时代的风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国!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我爱你黄河的波涛,是它把13亿人民育抚养;我爱你长江的碧波,是它把56个民族的心曲弹唱成一首péngpài的歌。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晓(____)   育(____)   chì zhà(_____)    péng pài(_____)
(2)仿照文段中的画线句,在后面横线处再续写一句,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题1】这首诗借_______这一传统风俗,表达了诗人________。
【小题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小题1】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小题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小题3】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题4】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父亲的雨

谢宗玉

①有一个人总在来雨时走出家门,那是我父亲。

②田是梯田,禾苗都是喝水长大的,但天雨常不遂人愿,所以在每一垄梯田的上坳总得有一口山塘。夏天热,禾苗需要同人一样拼命喝水,山塘没多一会儿就被喝得见了底,村人就有些慌了。好在天再糊涂,也不会让村人处在恐慌中太久。雨说来就来,一堆乱云一聚,几声炸雷一响,还不等村人都从田里地里跑回家,雨就下了。站在屋檐下,看雨中的庄稼欣欣向荣的样子,村人都一脸傻乐,乐得什么都忘记了。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他是一个小小的村民组长。

③父亲先也是站在屋檐下,傻头傻脑地看雨,突然就记起了什么的样子叫一声,哦,要去拦水,说罢提把锄头就冲进雨幕。等母亲转身从灶背屋寻来蓑衣斗笠时,他已经不见人影了。为这,父亲回来没少挨骂。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母亲一边念叨一边把准备好的热水提到灶背屋。父亲洗澡时,母亲又从衣柜里把干净的衣服找出来。

④父亲年轻时很结实的,他什么也不怕,再大的风雨也敢往里钻。风雨越大,父亲就一副越快乐的样子。有时,父亲叫一声要去拦水,就被母亲眼明手快地拉住了。虽然戴上母亲寻来的斗笠,但一出门,风就将它刮跑了。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待我们弹落身上的水珠,再看父亲时,父亲又消失在雨中不见了。父亲在雨中的身影像个谜,一闪一闪的。

⑤在瓢泼似的雨中,道道水流从山上落下来,父亲全把它们往山塘里赶。山塘像个气球,一下子就给吹胀了。我想,面对一下子就水灵丰活的山塘,父亲内心应该有一种满足。

⑥但我仍怀疑父亲是为着好玩,他在雨中那副兴奋得不得了的样子同小孩儿没什么区别。但小孩儿不能玩雨,小孩儿只能在大雨初来时,在稀稀朗朗的雨颗中,嚎着叫着钻来钻去,迅速返回屋檐下。所以我竟有些羡慕父亲。

⑦一年夏天,天旱了很久,大伙以为再没雨下了,就挖开山塘拼命往自己田里放水,父亲左劝右劝要节约,但没有人听他的。后来再下雨时,父亲硬撑了两个小时没出门,但终于没忍住又冲了出去。只有母亲看着心疼,念叨就更勤了。

⑧母亲的念叨并非多余,如今年老的父亲一身病痛,不打半点折扣。母亲给父亲煎药时,还在不停地念叨,而父亲,也再不能笑吟吟地听她念叨了。他躺在床上,配合母亲的念叨,咝咝咝地从牙缝里抽着凉气,他疼呢。父亲正在为他年轻时所经历的风雨支付代价。只不过,父亲的心里未必后悔。

 (选自《青春美文》)

【小题1】第③段说:“父亲并不在意,他湿淋淋地站在屋中央,垂着衣袖,笑着听母亲叨唠,仿佛挨骂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为什么挨了骂父亲也不在意,仿佛是件快乐的事?
【小题2】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将斗笠拾起来,然后一甩手,斗笠旋转着从大门口飘进屋来,雨水像珠子一样从笠沿四射开来,溅了我们一身。
【小题3】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4】文章以“父亲的雨”为题有什么作用?

5.对比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徽:系琴弦的绳子。
【小题1】解释下列加划线的词语。
(1)有龙则 
(2)无案牍之
(3)著《五柳先生传》 
(4)未尝有喜之色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小题3】(甲)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写得很好,请自选角度赏析。
【小题4】(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刘禹锡和陶渊明怎样的性格特点?

6.名著阅读(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上图为我国某博物馆的一幅雕像,该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文学名著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这幅雕像取材于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舒庆春的名著《__________》,该名著主人公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 “__________”→“自甘堕落”。
(2)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7.情景默写(共1题)

12.
默写。
(1)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韩愈《晚春》)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思乡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蒙曰:“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极其寒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5)《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
(6)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8.综合性学习(共1题)

13.
应用:本假条有诸多错误,请至少找出四处并改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