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微元法。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哪一个采用了微元法


A.A | B.B | C.C | D.D |
2.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西经19.5度、北纬44.1度的虹湾区域。如图所示是嫦娥三号奔月过程中某阶段运动的示意图,关闭动力的嫦娥三号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圆轨道运动,在A处由圆轨道I变轨为椭圆轨道Ⅱ,以便更靠近月面。已知引力常量为G,圆轨道I的半径为r,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在A处由圆轨道Ⅰ变轨为椭圆轨道Ⅱ时,必须点火减速 |
B.嫦娥三号沿椭圆轨道由A处飞向B处过程中,月球引力对其做负功 |
C.根据题中条件可求出月球的平均密度 |
D.根据题中条件可求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3.
可调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一台小型发电机相连,副线圈与灯泡L,可调电阻R,电容器C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副线圈上的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时,灯泡L能发光,要使
灯泡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灯泡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A.增大发动机的转速 | B.将滑片P向下滑动 |
C.将可调电阻R减小 | D.增大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 |
2.选择题- (共10题)
8.北京(北纬40°)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中,连续三天记录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注:与日出日落时间相同)。结合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
升旗时间 | 5︰04 | 5︰03 | 5︰02 |
降旗时间 | 19︰18 | 19︰19 | 19︰20 |
9.北欧国家挪威南部山谷小镇留坎受地形影响,一年有近6个月无阳光照射。当地政府为此在小镇北方海拔约450米高的山上架设3面巨镜,利用反光原理将光线反射到小镇广场中心,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使得镜子能够随着太阳光线的变动而调节方向,以获得最多的太阳辐射,从而让民众能够享受到自然阳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北欧国家挪威南部山谷小镇留坎受地形影响,一年有近6个月无阳光照射。当地政府为此在小镇北方海拔约450米高的山上架设3面巨镜,利用反光原理将光线反射到小镇广场中心,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使得镜子能够随着太阳光线的变动而调节方向,以获得最多的太阳辐射,从而让民众能够享受到自然阳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北欧国家挪威南部山谷小镇留坎受地形影响,一年有近6个月无阳光照射。当地政府为此在小镇北方海拔约450米高的山上架设3面巨镜,利用反光原理将光线反射到小镇广场中心,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使得镜子能够随着太阳光线的变动而调节方向,以获得最多的太阳辐射,从而让民众能够享受到自然阳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多选题- (共3题)
14.
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
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前3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
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
C.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 |
D.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 |
15.
回旋加速器在核科学、核技术、核医学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置于高真空中的D形金属盒半径为R,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A处粒子源产生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 ,在加速器中被加速,设粒子初速度为零,加速电压为U ,加速过程中不考虑重力作用和相对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在回旋加速器中运动时,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盒中相邻轨道的半径之差减小 |
B.粒子从静止开始加速到出口处所需的时间约为![]() |
C.粒子能获得的最大动能![]() |
D.加速电压越大粒子能获得的最大动能![]() |
16.
如图所示,两根间距为d的光滑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导轨的右端接有电阻R,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导轨上有一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与两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以一定的初速度v0在沿着导轨上滑一段距离L后返回,不计导轨电阻及感应电流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棒沿着导轨上滑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q=![]() |
B.导体棒返回时先做匀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
C.导体棒沿着导轨上滑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 |
D.导体棒沿着导轨上滑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W=![]() |
4.填空题- (共1题)
17.
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P是介质中离原点距离为x1=" 2" m的一个质点,Q是介质中离原点距离为x2=" 4" m的一个质点,此时介质中离原点距离为x3=" 6" m的质点刚要开始振动。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计时起点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E.乙图可能是图甲中质点P的振动图像

A.这列波的波长为λ =" 4" m |
B.这列波的频率为f = 2.5Hz |
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v =" 2" m/s |
D.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的负方向 |
E.乙图可能是图甲中质点P的振动图像
5.解答题- (共2题)
18.
光滑水平面上,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质量均为2 kg的A、B两物体都以的速度向右运动,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4 kg的物体C 静止在前方,如图所示,B与C碰撞后粘合在一起运动,求:

①B、C碰撞刚结束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②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①B、C碰撞刚结束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②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19.
如图所示,在第一、二象限存在场强均为E的匀强电场,其中第一象限的匀强电场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第二象限的电场方向沿x轴负方向.在第三、四象限矩形区域ABCD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矩形区域的AB边与x轴重合.M点是第一象限中无限靠近y轴的一点,在M点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质子,以初速度v0沿y轴负方向开始运动,恰好从N点进入磁场,若OM=2ON,不计质子的重力,试求:
(1)N点横坐标d;
(2)若质子经过磁场最后能无限靠近M点,则矩形区域的最小面积是多少;
(3)在(2)的前提下,该质子由M点出发返回到无限靠近M点所需的时间.

(1)N点横坐标d;
(2)若质子经过磁场最后能无限靠近M点,则矩形区域的最小面积是多少;
(3)在(2)的前提下,该质子由M点出发返回到无限靠近M点所需的时间.
6.实验题- (共1题)
20.
如图所示,用包有白纸的圆柱形铁棒替代纸带和重物,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并随之匀速转动,使之替代打点计时器。当烧断悬挂圆柱形铁棒的线后,圆柱形铁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就在圆柱形铁棒上的纸面上画出一些印记,取下白纸后将其中一部分印记依次标为A、B、C、D、E、F、G。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AB=26.0mm、BC=41.0mm、CD=56.0mm、DE=71.0mm、EF=86.0mm、FG=101.0mm,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500r/min”字样,且毛笔对铁棒的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设由此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毛笔画相邻两个印记间的时间间隔T= s。
②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可知画到记号C时铁棒下落的速度vc= m/s,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毛笔画相邻两个印记间的时间间隔T= s。
②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可知画到记号C时铁棒下落的速度vc= m/s,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0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