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108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1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关于词性和修辞手法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和形容词的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
B.“啊呀!你怎么能够这么做呢?”这句话中“啊呀”一词是个拟声词。
C.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或做独立成分,强化情感的表达。
D.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王者荣耀》推出的限时网游,真能有效制止孩子们少上网吗?
B.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通过并推广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C.柳敬亭的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是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
D.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师生相处融洽,相敬如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
B.我们要按照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原则,坚决打赢扫黑除恶这场战争。
C.人生的上半场,他无愧于心;人生的下半场,他无所畏惧。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2.字词书写(共1题)

4.
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100年前,旧中国风雨飘摇、政局动荡。青年学生发起了家yù(______)户晓的五四爱国运动;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jū(______)躬尽cuì(______),上演了无数可歌可qì(______)的故事。重温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可以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3.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孔尚任的《甲午元旦》,回答问题。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抉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注)①孔尚任写此诗时已六十六岁,离开官场,在家乡曲阜简居。②颠,头顶。③偏,不尽。④鼓角,泛指乐器。梅花即《梅花落》,乐曲名。

(1)下列诗句中表现“春节”习俗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试从感官角度赏析颈联的精妙。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元镇读书

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注)①外兄:表兄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取旁舍儿书(________)
(2)闻书声不绝(________)
(3)长安(________)
(4)与儒以时文名天下(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句与“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调素琴
B.公亦此自矜
C.钱覆其口
D.自为大有所益
【小题3】用“/”线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自 以 意 识 别 之
【小题4】翻译句子。
(1)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小题5】对元镇“取旁舍儿书”和“见《诗经》取而疾走”的做法,有人认为精神可贵,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盗窃行为。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攀在墙上的喇叭花》,回答下列小题。

一株细藤从外面探出头脑,爬进屋内,静静在墙上趴着,一开始如同一只小蚯蚓,慢慢泛出了绿点,然后长出了绿叶。母亲一开始是想要清除这外来物种,避免它反客为主,可是女儿不允许,吵着对母亲说:“我想看看它是什么。”

②九岁的女儿久卧病房,除了能够进行基本的吃饭睡觉以及偶尔艰难爬起来去一趟洗手间,其他都不能做。

③这到底是什么植物呢?母亲也在疑惑,准备排除外来物种的手停在了半空。这是女儿的疑惑,自然成为母亲的疑惑。女儿撑起身体,眼中慢慢浮现出淡淡的绿色,是的,这是生命的颜色。那好吧,过几天再收拾吧,现在让女儿看看也不错,母亲自我安慰道。母亲关上了门,她看到女儿盯着那些嫩芽张望着,那种好奇,是一个孩子的眼光。

④那株植物攀在了墙上,就这样开始生长着。母亲不断给自己寻找理由,让这株植物能够继续生长在这间十来平方的房子里。房间很简单,一张床,一个书架、几本书和一个整天微笑的九岁姑娘,对了,还有一株不知名的植物,房间里多了一个家庭成员——母亲是不想承认的,但是身体已经承认了。

⑤女儿会静静坐在床上看书。她喜欢看的都是一些颜色绚丽的图画书,上面有各种植物,还有详细记载这些植物的文字,这些蝌蚪式的文字组成了女儿辽阔如宇宙的世界观,现实十来平米的世界从来不拘束女儿在她宇宙中徜徉,陪伴着她的,是攀在墙上的那株植物。

⑥女儿下床的时间越来越多,除了挣扎着去洗手间,就是为这株植物浇水。女儿浇水动作很轻,但是实际上打在植物头部的——她从二楼向下倒水,让水能够浸透泥土,到达这株植物的根。每次浇水,女儿都带着微笑。

⑦女儿会时不时地和攀在墙上的植物说话,很是小声,很是神秘,母亲走近女儿就停止呢喃,母亲掩门女儿又开始出声。母亲想要仔细听听这其中的小秘密,可是这是女儿说给这株植物听的,即使母亲听见了呢喃,却无法辨析其中的内容。母亲开始有点嫉妒这株连属于什么科目都不知道的植物了。

⑧某天,女儿对母亲说:“妈妈,告诉你哦,小花是一株喇叭花藤,不久就要开出喇叭花,你看,就是这样的。”女儿拿起一本书,翻到一处地方,出现了一朵花。花如喇叭,手柄为白色,扩音处为紫色,几丝雪白延伸至翻转边缘,十分优雅自然。“哦?这就是喇叭花啊。”母亲摸摸女儿的头。女儿像只小鸡一样点头,眨眼:“好想看小花开花啊。”被叫做“小花”的花藤上,碧叶在眼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⑨只是,女儿在当夜就进入了沉睡,再也没有醒过来,第二天小花开出了一个花苞,嫩生生,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却是疾风都无法打败它。小花开花了!

⑩这是喇叭花吗?花苞不如喇叭,或许长大了就是喇叭花了吧。母亲如是想着,离开了有一株攀着墙的喇叭花的小房间。

⑪小花不是喇叭花藤,却开出了喇叭花,攀在了墙上。

(有改动)

【小题1】文章以“攀在墙上的喇叭花”为题有什么妙处?(不少于两点)。
【小题2】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母亲开始有点嫉妒这株连属于什么科目都不知道的植物了。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株细藤从外面探出头脑,爬进屋内,静静在墙上趴着,一开始如同一只小蚯蚓,慢慢泛出了绿点,然后长出了绿叶。
【小题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女儿细心照料细藤和每次浇水都带着微笑可以看出她是个热爱生命、积极乐观的人。
B.第④段加点词语“但是”写出了母亲对这株植物的接纳,突出了母亲对女儿的爱。
C.第⑥段写“女儿下床的时间越来越多”,表明女儿在细藤的影响下身体状况渐渐好转起来。
D.结尾写“小花不是喇叭花藤,却开出喇叭花”虽不太科学,却能引人深思,极富感染力。
【小题4】阅读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链接)“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

——《老山界》

请说说本文第⑧段画线句子和链接材料在描写方法上的相同点和写作意图的不同点。

6.名著阅读(共1题)

8.
名著阅读。

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1)上面的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祥子
(2)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祥子,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
B.《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语言通俗朴素、亲切、新鲜、活泼,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C.《红岩》这部小说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如江姐、许云峰、余新江、甫志高、刘思扬等。
D.《创业史》是小说家柳青的代表作品,小说展示了1950年代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综合性学习。
本学期,班级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爱国名言)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
(人物故事)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邓稼先、木兰、韩麦尔先生等。请选择本学期课文中的一个人物,结合他(她)的经历,分析他(她)身上体现的爱国情怀。

8.作文(共1题)

10.
作文。

错过的意思是丧失时机,但我们不必为错过而叹息。错过漂亮,你可能会拥有健康;错过健康,你可能拥有智慧;错过智慧,你可能拥有善良;错过财富,你可能会拥有尊严……其实,错过的背后,也有一种美丽。珍惜已拥有的一切,即使错过的再多,我心亦无悔。

请以“错过的背后也有美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叙事完整,中心明确;②描写细腻,感情真挚;③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