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0849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6

1.单选题(共3题)

1.
某车辆在平直路面上作行驶测试,测试过程中速度 v(带有正负号)和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过程发动机和车内制动装置对车辆所作总功为零,重力加速度取 g=10m/s2。则车辆与路面间的摩擦因数μ为(   )
A.B.C.D.
2.
北京的纬度约为39.6度,计算时用角度θ表示。已知地球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自转周期为T,光速为c,则地球同步卫星发射的电磁波到北京的最短时间为( )
A.
B.
C.  ,其中
D.,其中
3.
如图甲,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流经理想变压器给负载供电,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t为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热敏电阻,R1为定值电阻。则
A.金属线框的转速为50r/s
B.t=0.005s时,电压表读数为0
C.t=0.005s时,穿过线框回路的磁通量为零
D.Rt温度升高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小

2.多选题(共2题)

4.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两个质量、电量都相同的正粒子,以相同的速率v从a点先后沿直径ac和弦ab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ab和ac的夹角为300.已知沿ac方向射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其圆周运动周期的,不计粒子重力.则
A.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2R
C.沿ab方向射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D.沿ab方向射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5.
已知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某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式中常量k>0,I为电流强度,r为该点到直导线的距离。如图所示,将通以恒定电流的长直导线固定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某一时刻,金属环在该平面上以速度v0沿图示方向运动(    )
A.此时,金属环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B.此后,金属环可能沿图示v0方向做直线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
C.此后,金属环可能一直做曲线运动
D.此后,金属环先做曲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3.填空题(共1题)

6.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仙台以东地区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24 km,地震随后引发10 m高海啸,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并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11日凌晨3时左右,抵达5 700多公里以外的夏威夷群岛,造成至少3亿美元财产损失.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为500~600 km/h,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海啸波是机械波
B.美国夏威夷发生的海啸是日本发生的地震,并将该处的海水传到了美国夏威夷而引起的
C.可以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进行海啸预警
D.海啸波沿+x轴方向传播,图中a点经周期时将到达10 m高的波峰处
E.海啸波的频率大约1.25 Hz

4.解答题(共2题)

7.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的第Ⅱ象限的某一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1,磁场区域的边界为半圆形。有一质量m =1012kg、带正电q =107C的a粒子从O点以速度v0 =105m/s,沿与y轴正方向成θ=30°射入第Ⅱ象限,经磁场偏转后,从y轴上的P点垂直于y轴射出磁场,进入第Ⅰ象限,P点纵坐标为yP =3m, y轴右侧和垂直于x轴的虚线左侧间有平行于y轴指向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a粒子将从虚线与x轴交点Q进入第Ⅳ象限,Q点横坐标 m,虚线右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2,其磁感应强度大小B2=B1 。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半圆形磁场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和半圆形磁场区域B1的最小面积S
(3)若在a粒子刚进入磁场B1的同时,有另一带电量为-qb粒子,从y轴上的M点(图中未画)以速度v0垂直于y轴射入电场,a、b粒子将在B2区域迎面相遇于N点,求N点的坐标.(不计a、b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8.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2 kg的物块以v0=2 m/s的初速度冲向质量为m2=6 kg静止的光滑圆弧面斜劈体.求:

(1)物块m1滑到最高点位置时,二者的速度大小;
(2)物块m1从圆弧面滑下后,二者速度大小.
(3)若m1=m2,物块m1从圆弧面滑下后,二者速度大小.

5.实验题(共1题)

9.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某班物理课外学习小组在进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课题研究时,同学们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
⑴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要素。
⑵他们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已测得木块A的质量为100g,测定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到一组F与相应的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的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上图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作出滑动摩擦力Ff与压力FN的关系图像_____________。 ( g取10N/kg)

⑶根据你作出的图像所得出的结论判断:当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为3.00N,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运动时,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应为__________N。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