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0845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3

1.单选题(共4题)

1.
如图所示,质量为 4 kg 的小球 A 和质量为 1 kg 的物体 B 用弹簧相连后, 再用细线悬挂在升降机顶端,当升降机以加速度 a=2 m/s2,加速上升过程 中,剪断细线的瞬间,两小球的加速度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 g=10 m/s2)
A.    
B.   
C.    
D.   
2.
已知人造航天器在某行星表面上空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绕行方向与行星自转方向相同(人造航天器周期小于行星的自转周期),经过时间tt小于航天器的绕行周期),航天器运动的弧长为s,航天器与行星的中心连线扫过角度为θ,引力常量为G,航天器上的人两次相邻看到行星赤道上的标志物的时间间隔是∆t,这个行星的同步卫星的离行星的球心距离( )
A.B.
C.D.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牛顿、秒
B.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
D.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偏转
4.
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α粒子(重力不计)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A.abc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B.电子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小
C.β粒子在P点的加速度比Q点的加速度大
D.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点向Q点运动

2.多选题(共3题)

5.
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以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速度v后,立即以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零,所用总时间为t。若物体以速度匀速通过AB,所用时间也为t,则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B.C.D.
6.
如图所示,开始静止的带电粒子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 (不计重力),从点P经电场加速后,从小孔Q进入右侧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匀强磁场区域(PQ的连线经过AD边、BC边的中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若带电粒子只能从CD边射出,则
A.两板间电压的最大值
B.两板间电压的最小值
C.能够从CD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
D.能够从CD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
7.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a匝数n1=500,副线圈b匝数n2=100,线圈a接在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的交流电源上,“3 V,6 W”的灯泡恰好正常发光,电阻R2=18.5 Ω,电压表为理想电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交流电源的频率为100 Hz
B.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Wb/s
C.电压表的示数为44 V
D.R1消耗的功率为8 W

3.解答题(共2题)

8.
如图甲所示,轨道ABC由一个倾角为θ=30°的斜面AB和一个水平面BC组成,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块在轨道ABC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的力F的作用,其大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2t0后,撤去F),经过时间t0滑块经过B点时无机械能损失,最后停在水平轨道BC上,滑块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整个过程中滑块的运动时间; 
(2)整个过程中水平力F做的功;
9.
如图(甲)所示,光滑导体轨道PMNP'M'N'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轨道,都由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和水平轨道组成,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在M 和M'点相切,两轨道并列平行放置,MN 和M'N'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轨道之间的距离为LPP'之间有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开关 S 是一个感应开关(开始时开关是断开的),MNN'M'是一个矩形区域内有竖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水平轨道MN 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其截面图如图(乙)所示.金属棒ab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将金属棒b 静止放置于水平轨道某位置,将金属棒a从圆弧顶端静止释放后,沿圆弧轨道下滑,若两导体棒在运动中始终不接触。当两棒的速度稳定时,两棒距离,两棒速度稳定之后,再经过一段时间,金属棒b离开轨道做平抛运动,在棒b 离开轨道瞬间,开关 S闭合.不计一切摩擦和导轨电阻,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两棒速度稳定时,两棒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2)两棒落到地面后的距离是多少?
(3)整个过程中,两棒产生的焦耳热分别是多少?

4.实验题(共1题)

10.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时,获取了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由于粗心,该同学忘了测量3、4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电源频率为50 Hz)。求:

(1)6号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v6=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利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可得加速度a=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计数点3、4之间的距离是x4=________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