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南五市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108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1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对社会上的许多不正之风,他总是忍俊不禁
B.每到假日,西湖、黄山等热门旅游景点便座无虚席
C.你就别再故弄玄虚,我们早就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了。
D.游览动物园时,我被那些栩栩如生、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吸引住了。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随着“十九大精神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让更多学生了解了党的方针政策。
B.特朗普的中国之行成果丰硕,说明中美两个大国在互赢的原则下找到了平衡点。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朗读者”节目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是因为其情感真挚,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3.
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
4.
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涂掌事   但涉猎
B.愿为鞍马   东买骏马
C.木兰当织   当理红妆
D.昨夜见军帖   对镜花黄

2.字词书写(共1题)

5.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澎pài______   ②呜yè________   ③xiǎn为人知_______   ④深wù痛绝______

3.句子默写(共1题)

6.
根据课文默写
①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
②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③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④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⑤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⑥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⑦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⑧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小题1】诗歌前两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渲染出暮春时节冷寂的氛围
A.
【小题2】诗人运用什么手法来刻画“幽竹”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5.文言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权吕蒙曰 谓:_____________ ②蒙以军中多务 辞:____________
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_________  ④蒙乃始学 就: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小题3】你从吕蒙的变化中能悟出哪些道理?
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栗二千石备荒,垦荒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赋民。

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调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栗,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民大获利。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信于确山。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曰:“儿自中州来,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

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一》有删改)

[注释]①虑:担心。②抚按:官职名。③圮:坍塌。④俾:使。⑤掌道御史:官职名。⑥治行:为政的成绩。⑦奇(jī):零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立捕之 治:____________ ②言中牟治行无双 咸:_________
③御史以 闻:____________ ④明年 卒: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的“以”与“积栗二千石以备荒”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屠棋,投以骨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项是(   )
A.陈幼学担任确山知县时,致力于施惠百姓,积栗米二千石以备荒年,垦荒田八百多顷。
B.陈幼学任职中牟期间,率领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中牟最终没有出现蝗灾。
C.陈幼学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孝顺母亲,去世后,中牟、湖州两地百姓为他立祠祭祀。
D.陈幼学不结交权贵,尽管他的儿子为他争辩,最终还是被权贵上报给朝廷。
【小题4】翻译句子。
①幼学执敏置诸狱。
②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6.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留两个柿子看树

①小时候,父亲在外地,母亲一人担起了家中所有的农活,里里外外忙个不停。在生活中母亲处处教导我们节俭,摘柿子的时侯不论大小都让我和弟弟摘下来。

②挨着院墙有一排柿子树,黑黑的躯干,粗糙的树皮,一如历尽岁月沧来的长者,安详、淡定。霜浓秋重的时候,柿树上果实累累,不甘寂寞的柿叶,被秋染红,随风而动,远远望去好像一团火。那些饱满而丰润的柿子很快就褪去少女般的清涩,追寻着岁月的脚步由金黄圆润转身披上红彤形的嫁衣,坠在枝头闪动着红色的亮光,特别诱人。

③每到收获的季节,母亲总让我和弟弟爬到树上去,想方设法把柿子摘下来。甚至连树梢上带着青色斑点的小柿子也不放过。在母亲的监督下,所有的柿树都会被我们扫荡很多遍。母亲顶着一块蓝色的方巾在树下接着,更不忘叮嘱我们小心点,小心点。记得有一次,在母亲的指挥下,我爬到高高的树梢上摘柿子,大个的红灯笼尽收篮里,剩下的柿子青色还未褪尽,小小的如同棉桃子,我嫌小没有摘。母亲却不以为然,地说:摘下来都是钱,放在树上一分钱换不到,多可惜啊。你的学费就是这些柿子换来的。后来,母亲用竹竿做成网套,还是把那些柿子套了下来。乡下的人家底薄,日子都算计着过,手指缝张大一点都是浪费。母亲说:一个柿子可以换来一碗茶,该节省的还是要节省。

④从那后我记位了母亲的话,每年都把树上的柿子摘得干干净净。

⑤月滚着月,年滚着年。后来,我们兄妹都离开了家乡,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上次回家,已是深秋,天高雾浓,落叶像断魂的金蝴蝶摇摆着生命最后的舞姿,遍地枯黄。一群群南飞的大雁从北方驮着初冬的寒气到来。光秃秃的柿树,尖尖的顶枝直刺着灰色而悠远的天空,如记忆一样悠远、渺茫。树枝在风中颤抖着,等待着冬去,树上只剩下孤独的红柿子。

⑥我爬到树上把那些红灯笼一个个从树上摘下来,看到树梢上还剩下两个大而红的柿子,我沿着树枝向前挪动脚步,想把它们摘下来。而那一刻母亲却说,别摘了,留着吧。我说:留着是浪费,摘下来吧。母亲说:“留两个柿子看树,树老了,一个柿子都没有也是很难过。

【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小题2】试分析第①段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小题3】体会第⑤段景物描写特点,说说其作用。
【小题4】文中多次写母亲要我们把柿子全摘干净,这样写用意何在?
【小题5】下面句子含蓄地表达出母亲怎样的感慨?
留两个柿子看树,树老了,一个柿子都没有也是很难过。

7.名著阅读(共1题)

11.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名著《骆驼祥子》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后来祥子逃出来并顺牵走了部丢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
B.祥子租了刘四爷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没命的赚钱。后来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车厂。
C.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庭生活的牵系与精神上的痛苦。虎妞终于拗不过样子,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可是祥子想做一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
D.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2)名著语段阅读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  A 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  A 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上面文字中划线处“A”是“____”(人物姓名)。
请联系《骆驼祥子》的相关情节,谈谈这个人的死对样子产生的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文(共1题)

12.
请以“晒晒我的____”为题,写一符记叙文。
要求:1.补齐题目;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字不少于600字;4.字迹工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