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107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1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湃(péng) 问(jié)   恶(zēng) 深痛绝(wù)
B.震(sǒng) 鸣(háo)  育(bǔ)   而不舍(qì)
C.愧(zuò)  午(shǎng) 起(dié)   古不变(gèng)
D.对(jiào) 溅(bèng)  笨(zhì)   为人知(xiā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霹雳    取缔 微不足到   鞠躬尽瘁
B.烦燥    荒僻 沥尽心血   当之无愧
C.高粱    山巅 五彩斑斓   力挽狂澜
D.门框    糟糕 妇儒皆知   大庭广众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这个跨国走私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中国警方最终还是把他们一网打尽。
B.古有木兰替父从军,今有摘肾为母,古往今来,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
C.她对父母的忠告不以为然地否定,依然我行我素。
D.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诗词的兴趣。
B.中国铁路总公司表示,铁路货运4月1日起,降价降费一倍。
C.嫦娥四号着陆器已于3月30日正常唤醒,将协同玉兔二号月球车开展第四月昼。
D.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可以彰显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进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小题1】本诗前两句通过写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渲染了________的氛围。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自夸
B.但手熟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C.康肃忿然曰   忿然:气愤的样子。
D.以杓酌油沥之 徐:一会儿
【小题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微颔     久,目似瞑
B.有卖油翁释担立 结友
C.钱覆其口   投
D.尝射家圃   闻之宋君
【小题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节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本文描写陈尧咨和卖油翁之间的冲突,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两个人物的形象。
C.本文告诉我们: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D.本文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描写卖油翁,表现卖油翁技艺的精湛。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蒙人衣以狻猊之皮以适圹,虎见之而走。谓虎为畏己也返而矜,有大志。明日服狐裘而往,复与虎遇。虎立而睨之,怒其不走也,叱之,为虎所食。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蒙人:蒙地人。②狻猊:狮子。③圹:原野、旷野。
【小题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谓 虎 为 畏 己 也 返 而 矜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明日服狐裘而往,复与虎遇。
【小题3】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继父

①他来到玲子家的时候,玲子十五岁。正是叛逆的年纪,玲子眼睛一斜,手一戳,指着他的鼻子,冷冷地说:“你谁啊,凭什么住我家!”

②母亲急了,抡起巴掌要打。他急急地拉住母亲的手,劝慰:“孩子说的话,哪能较真!”

玲子一跺脚,转身跑出了家。她趟进冷冷的溪水里,哭着喊着叫爸爸。上游的水库放水了,猛涨的溪水一下子蹿到玲子的腰。玲子以为自己要死了。

③这时,岸上传来他的呼喊声:“玲子,玲子,别怕,叔叔来救你。”他的步伐那么稳健,在水中踉跄了一下,总算拉住了玲子的手,一步,一步,一步……上了岸。

④月牙弯弯,星星闪闪,玲子鼻子哼了一声,说:“别以为救了我,我就会感激你。”他呢,好脾气地笑着,说:“咱回家吧。”

⑤日子因为他的到来,到底不一样了。

⑥他会种菜,还会种花;他会做手工,也会锯木板。隆隆的机器声中,他锯出的木板,平滑、匀称、齐整,让人称奇。

⑦每天,他从兜里掏出沾着汗味、木屑粉的钱,一股脑儿交给母亲,也会从兜里掏出一个或两个木雕递给玲子。

⑧玲子接过木雕,没有说谢谢,却在第二天带着去学校。同学们看了,羡慕地说:“谁的手艺这么好?真好看!”玲子得意地笑,一扭头,神秘地说:“不告诉你们。”

⑨不知不觉,玲子高中毕业了,勉强考上一所收费很高的大学。高昂的学费让玲子愁容满面。他却高兴,将录取通知书拿给左邻右舍看,逢人便说:“俺家出大学生了!”

⑩那晚,他炒了几个热菜,开了一瓶红梅烧,微醉之际,拿出一叠沾满汗味、木屑粉的钞票,大着舌头说:“别愁,学费的事,有叔叔!”

⑪为他的护佑,玲子的日子顺风顺水。

⑫如果不是因为他突然身体不适,日子将会继续美满地过下去。

⑬他去医院做了检查。食道癌,中晚期。

⑭做了一场大手术,伤口从后背延伸到胸腔,一夜之间,他的头发全白了,背也佝偻了。

这样的他,却惦记玲子的新房。他说,玲子要结婚了,新房的装修,他要看着。他是锯板师傅,木料,家具,样样都懂。果然,有了他的监工,玲子的新房,省时,省料,而且漂亮得不得了。

⑮终于等到玲子搬新家,他早早地准备好红包,准备好新衣裳,要去玲子的新家喝喜酒。

⑯一个亲戚附着玲子的耳朵轻声说:“一个癌症患者,将死之人,去了,会给新房带去晦气。”

⑰他到了火车站,正准备上车去玲子家的时候,接到了玲子打来的电话。

⑱他脸上的微笑被风吹灭了。转身的步伐显得踉跄且艰涩,一步,一步……他不知道自己如何到了家。当天晚上,一口鲜血涌上来。他冷静地穿好衣裳,冷静地下了楼梯,找到一楼的躺椅,泄了浑身的劲,放下了自己的身子。

 

⑲玲子的家乡有个风俗,人若死,不能死在自己家里,否则会给家人带来不幸。临死的他憋着最后一口气,一步一步挪到楼下。玲子得到消息赶回来,悲痛欲绝。

⑳“爸爸!爸爸!爸爸啊!”这是玲子第一次喊他爸爸,也是最后一次。

(有删改)

【小题1】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玲子不认他这个继父——他从溪水中救出玲子——他送给玲子木雕玩具——___________——他患了食道癌——他带病为玲子监督新房的装修——______——他难过而死,死在楼下
【小题2】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赏析第②段加点词“蹿”的表达效果。
上游的水库放水了,猛涨的溪水一下子蹿到玲子的腰。
【小题3】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⑱段画线句。
他冷静地穿好衣裳,冷静地下了楼梯,找到一楼的躺椅,泄了浑身的劲,放下了自己的身子。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冻桐子花

①季节就是那么奇怪。

②油桐树开花之前,再晴朗的天,也并不意味着天气真正稳当当地暖和过来了。当我也同小伙伴一样急不可耐要脱去厚厚的棉衣时,母亲年复一年说过无数次的那句话又来了:“冻桐子花都还没有开,还有冻的日子呢。”

③果然,天说变脸就变脸了。寒潮来袭,村人又清涕唰唰,再度围着灶屋里的柴火烤手指,大狗小狗也时不时卧在灶前烘鼻子,蹭暖和。不过,在这倒春寒的日子里,人们期盼已久的好消息也终于到来:桐子树开花啦!

④冻桐子花已经成了村人判别天气经验中的一个参照物,冻桐子花开,漫长的寒冷季节就结束了,大地回暖,晴日渐多。周边的油茶山,村前的江岸,村北那片平坦开阔的桐树坪,一树一树的繁花开得洁白亮丽,远观如雪。油桐的花期很长,花朵也大,在桐树坪里玩耍细看,那雪白的花瓣挨着金黄花蕊的地方,还有丝丝缕缕的粉红,显得愈发漂亮。待到繁花落尽,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花瓣,宛若又下了一场大雪。好在那时我还是懵懂孩童,对此情此景不以为意。若是成了多愁善感的青涩少年,怕是要黯然伤怀一番了。

⑤此时,油桐的树叶也生长出来了,长长的叶柄,宽宽的叶片,仿佛一把把绿色的小蒲扇,密密匝匝地重新占据了原本光裸的树枝,将油桐树打扮得如亭如盖。

⑥油桐的树皮略微泛白,质地厚,有光亮,很容易与里面白色的木质部分相分离。许多时候,我们上山捡柴,或者在油桐树坪玩耍,一根嫩枝,用刀子环绕一圈,小心一,就能出一截手指长的圆圆的树皮筒子,一端扁了,能当哨子吹,声音尖锐又响亮。从大树干上剥下半圈长长的树皮,那树皮像一片长瓦,是捉鱼虾的好引水槽子。常有男孩子一手提着小竹篮,一手拿着油桐树皮,对着挖开的水田口子,将水流引进篮子里,小鱼小虾也就成了篮中之物,在劫难逃。

⑦盛夏到来之时,树叶间的桐子长得像小拳头,一个个高高悬挂着,清脆油亮,很是馋人。我常想,要是桐子也像桃子、李子一样能吃该多好!那样的话,三下两下爬上去,站在枝丫上伸手一摘,就可饱餐一顿了。可惜得很,这些看着令人垂涎的大叶,倒是常被村妇们摘了来,包麦子粑,包米粑。蒸熟的粑子,剥去桐叶,已染透了黄绿的色泽,有着独特的清香。

⑧每年的寒露,是摘桐子的时节。这时的桐子,已大过碗口,很多变成红色,就像熟透的苹果,圆润可爱,让人恨不得咬上一口。摘桐子也称打桐子,人站在树下,手举长竹竿敲打,桐子一个个掉落下来,有的要滚很远才停下。

⑨桐子皮厚而结实,挑回村里,都倒入屋旁的阴沟,任其日晒雨淋,风吹霜打。起初的几天,我们常在桐子堆里玩耍打滚,玩得不亦乐乎。慢慢地,桐子皮沤烂了,腐败了,最终成了一堆乌黑的烂泥。

⑩这时,正适合挖桐子仁。挖桐子仁有一件专门的铁质工具,颜色乌黑,就叫桐子挖,它犹如一根屈着的手指。一手握紧乌黑的烂桐子,一手拿着乌黑的桐子挖,一挖,一撬,乌黑的桐子仁就破皮而出了,一粒一粒,像鹌鹑蛋。经过晾晒,就可榨桐油了。

⑪金黄浓稠的桐油,是那时村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点灯,漆棺材,漆水桶,样样都离不开它。木器经桐油拌石灰漆过底子,结实,耐用,又不透水,长久不坏。

⑫现在的故乡,恐怕连一棵油桐树也找不到了,人们早没有对冻桐子花的期盼。那如雪花般铺满大地的落花盛景,只能成为遥远的记忆。真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何变得如此决绝。

【小题1】本文围绕冻桐子花回忆了哪些事情?
【小题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一根嫩枝,用刀子环绕一圈,小心一,就能出一截手指长的圆圆的树皮筒子,一端扁了,能当哨子吹,声音尖锐又响亮。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
周边的油茶山,村前的江岸,村北那片平坦开阔的桐树坪,一树一树的繁花开得洁白亮丽,远观如雪。
【小题3】第⑦段中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作用。
【小题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⑫段画线句“真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何变得如此决绝”的理解。

5.名著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加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了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 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选自《骆驼祥子》)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段的情节。
(2)请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内容,对祥子的性格作简要的分析。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1)请从下面给出的三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三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   ②天增岁月人增寿   ③几处笙歌留朗月
春节:   上联:_______________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门
元宵节: 上联:_______________ 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
中秋节: 上联:_______________ 下联:万家箫管乐中秋
(2)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句子。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都是爱读书的人。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12.
作文
题目:那抹微笑最美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 X”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