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107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1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他那一本正经、语无伦次的样子,这件事肯定是他做的。
B.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C.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D.为了这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小儿子,父母真的是沥尽心血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diàn)基  无(yín)  (hè)然   为人知(xiǎn)
B.草(shuài) (xiào)对 (kāi)油  气冲牛(dǒu)
C.(pī)开    (bǔ)育  咀(jué)  白(huà)林
D.渴(mù)   (zhì)笨  (wǔ)辱  (shǎng)午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深恶痛绝   忘闻问切   兀兀穷年   群蚁排衙
B.九曲连环   镀来镀去   无时无刻   浩浩荡荡
C.家喻户晓   大庭广众   死而后已   迥乎不同
D.可歌可泣   妇儒皆知   锋芒毕露   至死不渝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岳池湖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岳池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B.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C.我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B.“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C.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D.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6.
下列文字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 ,思想 ,意志
①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②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③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众坚强
A. ②③①   B. ③②①   C. ①②③   D. ②①③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B.《卖油翁》——欧阳修——北宋
C.《老王》——杨绛——女作家
D.《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彷徨》

2.诗歌鉴赏(共1题)

8.
古诗鉴赏。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小题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小题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注释:①易:换。②市:买。③驱驰:奔波。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1)辞爷娘去(________)
(2)双兔傍地(________)
(3)长而精(________)
(4)可汗点兵(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小题3】甲文中写木兰买骏马和马具时,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反复来写呢?难道真的在一个地方置办不齐吗?
【小题4】乙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甲文中相类似的句子是什么?
【小题5】甲文与乙文相同之处有哪些?

4.现代文阅读(共3题)

10.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②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③“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④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外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⑤“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⑥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⑦“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⑧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⑨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小题1】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势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小题3】从审美角度看,下列不属于故宫建筑意境的一项是(   )
A.悠久B.雄伟C.威严D.厚重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打电话

第二节课下课了,许多人都抢着到学校门口惟一的公用电话前排队,打电话回家请妈妈送忘记带的簿本、忘记带的毛笔、忘记带的牛奶钱……

一年级的教室就在电话旁。小小个子的一年级新生黄子云常望着打电话的队伍发呆,他多么羡慕别人打电话,可是他却从来没有能够踏上那只矮木箱,那只学校置放的、方便低年级学生打电话的矮木箱……

这天,黄子云下定决心,他要打电话给妈妈。然而,上课钟终于响起。前边的人放弃了电话,黄子云便一步抢先,踏上木箱,A 发现没人注意他,于是抖颤着手,拨了电话。

“妈妈,是我,我是云云……”

“妈妈,我上一节课数学又考了一百分,老师送我一颗星,全班只有四个人考一百呢……”

“上课了,赶快回教室!”一个高年级的学生由他身旁走过,大声B 着他。

“妈妈!我要上课去了,妈妈!早上我很乖,我每天自己穿制服、自己冲牛奶、自己烤面包,还帮爸爸忙,中午我去楼下张伯伯的小吃店吃米粉汤,还有切油豆腐,有的时候买一粒肉粽……”

不知怎么,黄子云清了下鼻子,再说话时声嗓变了腔:

“妈妈!我,我想你,好想好想你,我不要上学,我要跟你一起,妈妈!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为什么还不回家?你在哪里?妈妈……”

黄子云伸手拭泪,挂了电话,话筒挂上的一刹那,有女子语音自话筒中传来:“下面音响十点三十二分十秒……”

黄子云离开电话,让清清的鼻涕水凝在小小的手背上。

【小题1】在下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A、B二处的横线上。
左顾右盼 催促 流连忘返 呼唤 犹豫不决 督促
【小题2】题目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3】第二段中,黄子云为什么羡慕别人打电话?
【小题4】黄子云电话中与“妈妈”交谈的内容与别的孩子有何不同?根据文章内容说明原因。
【小题5】黄子云挂上电话的一刹那,女子的报时话音暗示了什么?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5)他只说:“我不吃。”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11)“早埋了。”

(12)“呀,他什么时候……”

(13)“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14)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15)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节选自《老王》)

【小题1】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可以用______和______两个字概括。
【小题2】第一段运用了什么描写?写出老王的什么状态?
【小题3】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的目的是什么?“我”给他钱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我”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题4】当“我”得知老王死后,总觉得心上不安,为什么?请用原句回答。
【小题5】选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5.名著阅读(共1题)

1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怎么办呢?”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听你的!”“再买辆车?”老头子又落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祥子摇了摇头。

(1)这段文字节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文段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谁?
(2)选段中祥子的三十块钱是怎么来的?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4.
综合性学习。
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灾害,成为仅次于旱灾、水灾的第三大灾害,我县某校七年级组织以“预防火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当地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火场扑救。据悉,着火点海拔3800米左右,火场平均海拔4000米,多个火点位于悬崖峭壁上。

2019年3月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失联。

截至2019年4月1日18时30分,经全力搜救,30名在扑火中遇难人员遗体已全部找到,各项善后工作和现场灭火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材料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将进一步普及,用电、用火、用气现象增多,易燃、可燃材料在家庭装修中也大量使用,火灾危险性增大。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开放,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汽车火灾在未来几年、十几年会迅速增多。

(1)根据材料一,拟写出两条如何预防森林火灾措施。
(2)根据材料二,写出三条生活中如果发生火灾我们该如何逃生?

7.作文(共1题)

15.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写一篇500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初中生活中的人与事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份感动。

(1)请以“故事发生在我们小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人人都在渴望,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迟尺。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

(2)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