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07233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8

1.单选题(共7题)

1.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法
C.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法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2.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和竖直墙壁之间放置质量为m、高为h的木块A和质量为M、半径为R的球B,各接触面均光滑,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系统处于静止状态.O为B的球心,C为A、B接触点.现撤去外力F,则  

A. 撤去外力F瞬间,墙壁对球B的弹力
B. 撤去外力F瞬间,球B的加速度
C. 撤去外力F瞬间,木块A的加速度
D. 撤去外力F瞬间,木块对地面压力N=(m+M)g
3.
如图所示,两上下底面平行的滑块重叠在一起,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滑下,滑块上B受到的摩擦力

A. 等于零
B. 大小等于μ1Mgcosθ
C. 大小等于μ1mgcosθ
D. 大小等于μ2mgcosθ
4.
如图所示,发射远程轨道导弹,弹头脱离运载火箭后,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飞行,击中地面目标BC为椭圆的远地点,距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关于弹头在C点的速度v和加速度a,正确的是
A.
B.
C.
D.
5.
水平路面汽车转弯靠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由于静摩擦力有个最大值,所以在转弯半径r一定的情况下,转弯的速度不能太大,我们可以在转弯处设计成倾角为θ的坡路,如图所示。在摩擦因数μ不变的情况下,且,可以提高转弯的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汽车的质量越大,转弯允许的最大速度越小
B.汽车在倾斜路面转弯,随速度的增大,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汽车在倾斜路面转弯,沿倾斜路面方向没有运动趋势的速度
D.汽车在倾斜路面转弯,沿倾斜路面方向没有运动趋势的速度
6.
如图所示,杆OA长为R,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其端点A系着一跨过定滑轮BC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绳的另一端系一物块M,滑轮的半径可忽略,BO的正上方,OB之间的距离为H。某一时刻,当绳的BA段与OB之间的夹角为α时,杆的角速度为ω,则此时物块M的速率
A.
B.
C.
D.
7.
如图所示,A、B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两颗卫星,A、B两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之比为2,则A、B两卫星的周期之比为

A. 16    B. 2    C. 4    D. 8

2.选择题(共1题)

8.

进入初中后龙龙每次考试都出现紧张、担心、不安等情绪状态,一些知识点平时掌握的很好,但一到考试总会出错。对于龙龙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告诉他(    )

①这是考试焦虑的心理表现           ②这反映了他学习态度有问题

③应该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           ④要正确对待考试,努力学习增强自身实力

3.多选题(共6题)

9.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一质点在该平面内O点受沿x正方向大小为F的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质点运动到A点,A、O两点距离为a,在A点作用力突然变为沿y轴正方向,大小仍为F,再经时间t质点运动到B点,在B点作用力又变为大小等于4F、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在该平面内的变力,再经一段时间后质点运动到C点,此时速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下列对运动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A、B两点距离为
B. C点与x轴的距离为
C. 质点在B点的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30°
D. 质点从B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可能为
10.
(题文)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车和乙车,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甲和乙。已知t=0时,甲、乙两车的距离是16 m,由图可知
A.t=(6+2)s时两车可能相遇
B.t=8 s时两车可能相遇
C.在两车相遇之前t=6 s时两车相距最远
D.相遇地点距甲车的出发点的距离可能是12 m
11.
如图,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BC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C的质量分别为3m、2mmABBC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ABC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5r。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A的摩擦力一定为
B.BA的摩擦力一定为
C.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
D.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
12.
如图所示是滑梯斜面体(倾角为θ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简化图,一质量为m的小孩从滑梯上A点开始无初速度下滑,在AB段匀加速下滑,在BC段匀减速下滑,滑到C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假设小孩在AB段和BC段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AB与BC长度相等,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孩在AB段滑动时地面对滑梯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μ1cosθ)cosθ,方向向右
B.动摩擦因数μ1+μ2=2tanθ
C.小孩从滑梯上A点滑到C点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
D.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始终等于小孩和滑梯的总重力
13.
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连接在光滑轴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F-v2图象如乙图所示,则
A.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B.小球的质量为
C.当v2=2b时,杆对小球弹力大小为a
D.当v2 =c时,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
14.
某行星为半径为R、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其自转周期为T,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对于行星的近地卫星A,行星的同步卫星B,已知同步卫星距地表高为R,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卫星A环绕速率
B.卫星A的向心加速度
C.行星的质量为 
D.当发射速度略大于时,卫星可以绕行星运动

4.解答题(共2题)

15.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2m,以v=1m/s的速度匀速运动。质量均为4kg的小物体PQ与绕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A端以初速度v0=4m/s向右运动,已知P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5,P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它与定滑轮间的绳始终水平.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不可伸长且有足够长度,最大静摩擦力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求:
  
(1)t=0时刻小物体P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物体P滑离传送带时的速度.
16.
如图所示为研究离心现象的简易装置,将两个杆垂直地固定在竖直面内,在垂足O1和水平杆上的O2位置分别固定一力传感器,其中|O1O2|=,现用两根长度相等且均为的细线拴接一质量为m的铁球P,细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O1O2处的传感器上.现让整个装置围绕竖直轴以恒定的角速度转动,使铁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两段细线始终没有出现松弛现象,且保证O1O2P始终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求:

(1)O1P拉力的最小值
(2)O1P拉力的最大值及此时角速度大小

5.实验题(共2题)

17.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个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与矿泉水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固定有弹簧秤的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

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_____;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多次测量时间t,取t的平均值;
②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象能粗略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_____.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_____.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18.
如图a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θ,获得不同的射程x,最后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x-tanθ图象,g=10m/s2。则:由图b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v0=__________。实验中发现θ超过60°后,小球将不会掉落在斜面上,则斜面的长度为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