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一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由图可知( )


A.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
B.a、b两车相遇两次 |
C.t1到t2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小于b车 |
D.t1到t2时间内两车的速度不可能在某时刻相同 |
2.
如图所示,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7.9km/s |
B.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角速度之比为2:1 |
C.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l:4 |
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 |
3.
某时刻O处质点沿y轴向下开始简谐振动,形成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O处质点开始振动后t=0.8s时波的图象如图所示。P点是x轴上距坐标原点96cm处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的波速是0.3m/s |
B.质点P经过3.2s开始振动 |
C.该波遇到一个尺寸为10m的障碍物可以发生明显衍射 |
D.经过4.6s质点P第二次到达波谷 |
E.若质点O在t=1s时停止振动,那么质点P在4.2s时也将停止振动 |
4.
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三个比荷相同的带电粒子,以不同的速率对准圆心O沿着AO方向射入磁场,abc是三个粒子射出磁场的位置。若带电粒子只受磁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c处射出的粒子动能可能最大 |
B.从c处射出的粒子角速度最小 |
C.从c处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 |
D.从三个位置射出的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
5.
如图,一光滑平行金属轨道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两导轨上端用一电阻R相连,该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质量为m的金属杆ab,以初速度v0从轨道底端向上滑行,滑行到某一高度h后又返回到底端。若运动过程中,金属杆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并不计金属杆ab的电阻及空气阻力,则( )


A.上滑过程中安培力的冲量比下滑过程安培力的冲量大 |
B.上滑过程通过电阻R的电量比下滑过程多 |
C.上滑过程通过电阻R产生的热量比下滑过程多 |
D.上滑过程的时间比下滑过程长 |
2.多选题- (共3题)
6.
水平面上有带圆弧形凸起的长方形木块A,木块A上的物体B用绕过凸起的轻绳与物体C相连,B与凸起之间的绳是水平的。用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B上,恰使物体A、B、C保持相对静止,如图,己知物体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所有的摩擦,则( )


A.B物体的加速度为![]() |
B.BC间绳子的张力等于![]() |
C.A物体受到绳子对他的作用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
D.C物体处于失重状态,A、B两物体既不超重也不失重 |
7.
在足够长的光滑绝缘的水平台面上,存在有平行于水平面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水平台面上放置两个静止的小球A和B(均可看作质点),两小球质量均为m,带正电的A球电荷量为Q,B球不带电,A、B连线与电场线平行。开始时两球相距L,在电场力作用下,A球开始运动(此时为计时零点,即t=0),后与B球发生正碰,碰撞过程中A、B两球总动能无损失。若在各次碰撞过程中,A、B两球间均无电荷量转移,且不考虑两球碰撞时间及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则( )


A.第一次碰撞结束瞬间B球的速度大小为![]() |
B.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B小球向右运动了2L |
C.第二次碰撞结束瞬间A球的速度大小为![]() |
D.相邻两次碰撞时间间隔总为![]() |
8.
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组成闭合电路,线圈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bc边匀速转动,磁场只分布在bc边的左侧,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线圈面积为S,转动角速度为ω,匝数为N,线圈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原线圈抽头P向下滑动时,灯泡变亮 |
B.线圈abcd转动过程中,线圈最大磁通量为NBS |
C.图示位置时,矩形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
D.若线圈abcd转动的角速度变为2ω,则变压器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NBSω |
3.解答题- (共2题)
9.
如图所示,光滑曲面AB与水平面BC平滑连接于B点,BC右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为r ="1.5" m的四分之一细圆管CD,管口D端正下方直立一根轻弹簧,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恰好与管口D端齐平。一小球在曲面上距BC的高度为h =" 1.0" m处从静止开始下滑,进入管口C端时与圆管恰好无作用力,通过CD后压缩弹簧,弹簧压缩反弹能将小球无碰撞的弹回管口D。小球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5,取g ="10" m/s2。求:

(1)水平面BC的长度L;
(2)小球最终停下的位置。

(1)水平面BC的长度L;
(2)小球最终停下的位置。
10.
如图所示,全空间中存在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II、III中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域III中P点固定有一负电荷(未画出),点电荷的电场只存在区域III,不会影响区域II中的匀强电场;A点有一质量为Ⅲ,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以某一初速度水平同右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点电荷从Ol进入区域Ⅱ,做圆周运动从C点进入区域III;点电荷在区域III恰好做圆周运动进入区域II并最终回到O1;区域II的宽度为2L,C与Ol的高度差为L(区域II、III中电场强度
),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求:

(1)磁感应强度B和粒子的初速度v0;
(2)P点点电荷的电荷量大小Q;
(3)从O1出发到回到O1的时间。


(1)磁感应强度B和粒子的初速度v0;
(2)P点点电荷的电荷量大小Q;
(3)从O1出发到回到O1的时间。
4.实验题- (共1题)
11.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小球作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转动手柄使长槽和短槽分别随变速轮塔匀速转动,槽内的球就做匀速圆周运动。横臂的挡板对球的压力提供了向心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标尺上的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小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某次实验图片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主要用到了物理学中______的方法;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演绎法
(2)图中是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______的关系。
A.质量m B.角速度ω C.半径r
(3)若图中标尺上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小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为1:9,运用圆周运动知识可以判断与皮带连接的变速轮塔对应的半径之比为______
A.1:9 B.3:1 C.1:3 D.1:1

(1)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主要用到了物理学中______的方法;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演绎法
(2)图中是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______的关系。
A.质量m B.角速度ω C.半径r
(3)若图中标尺上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小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为1:9,运用圆周运动知识可以判断与皮带连接的变速轮塔对应的半径之比为______
A.1:9 B.3:1 C.1:3 D.1: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