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兴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10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3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山麓 枯躁    凋零    海枯石烂
B.皎洁 晦暗    迁徙    周而复始
C.彗星 缭原    撺掇    翠羽流苏
D.追溯 潮汐    帷幕    人情事故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近日,在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选赛中,随着终场哨响,中国队与马来西亚队的比赛以4:0的比分戛然而止
B.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C.最近国家公布的日本侵华罪行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D.雇主们用不同的叫法称呼他们“y一代”或“千禧一代”,但一致认为,他们是有史以来最骄纵的雇员,目空一切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裂(jūn)  雾(ǎi)    劫(nàn)   垂珠联(lóng)
B.杂(rǒng) 默(jiān)  沙(lì) 大大悟(chè)
C.皱(zhě)  猎(shòu) 归(xǐng)   风雪途(zǎi)
D.绊(jī)   两(qī)    旋(wò)    销声迹(nì)
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 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 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    在书法醇美放入墨香中, 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绽放    闪烁    跳动    飘散
B.绽放    闪烁    飘散    跳动
C.闪烁    跳动    绽放    飘散
D.飘散    绽放    跳动    闪烁
5.
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诗词大会》通过选手的激烈比拼及嘉宾的精彩点评,唤起了国人心中对诗词的记忆和情怀,使观众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
B.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在5月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中国军舰识别查证、警告驱离美舰,军人住房公积金计息等问题回答了几个电视台的记者的提问。
C.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6.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按内容分成风、雅、颂三类,其中“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兴”是托物起兴。
B.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文章结合实例介绍了物候学这门学科,体现出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C.《社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我们学过他的许多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
D.贺敬之的《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2.诗歌鉴赏(共1题)

7.
古诗词鉴赏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指柳絮。②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小题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小题2】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文言文阅读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______) (2)此中人云(__________)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 (4)庐在人境(________)
【小题2】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便船/屋俨然B.便要家/飞鸟相与
C.问今是世/问君能尔D.大惊/不知有汉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小题4】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小题5】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两篇诗文和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对称

①对称,是自然界一种普遍而又奇妙有趣的现象。镶嵌天际的恒星、行星呈球状对称;小巧玲珑的雪花,精巧细腻的蜂巢呈平面对称;大多数花朵呈辐射对称;有中央叶脉的叶片呈左右对称,人和鸟兽虫鱼的五官、四肢左右无不对称。

②“对称”能给人以整齐、沉静、稳重的美感,但由此也造成变化少、不自由,限制了灵动和飞跃。曹雪芹是古代第一个对“对称”显得不安分的人。如他笔下的芳官,连戴耳环也是一边大一边小的,显得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韵。事实上,正如古代有位哲学家所说,世界上没有两样完全相同的东西。仔细观察有中脉叶子的细微结构,两边叶脉的数量和分布、叶缘缺刻或锯齿的数目和分布都是不同的。绝大多数人的面部发育也不对称,66%的人左耳稍大于右耳,56%的人左眼略大,59%的人右半侧脸较大。人的躯干、四肢也不完全对称,左肓往往较高。75%的人右侧上肢较左侧长。人的两手的掌纹,不但细脉络不同,粗蚊也不完全一样。可以说,生物界里的不对称是绝对的,而对称是相对的。实验研究证明,是由于细胞内原生质的不对称性所引起的。从生物体内蛋白质等物质分子结构可清楚地看到,原生质一般呈不对称的结构形式。研究发现,不对称原生质的新陈代谢,比起左右结构相等的化学物至少要快3倍。由此可见,不对称性对生命的进化有重要意义,自然界的发展,正是一个对称性不断减少的过程。

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这就是瑰丽多姿的自然界。

【小题1】第1自然段摆出自然界对称的主要类型有几种?(   )
A.3种B.4种C.5种D.6种
【小题2】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小题3】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瑰丽多姿的自然界的对称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
B.生物界的对称是相对的,不对称是绝对的。
C.自然界是一个对称而又不完全对称的统一体。
D.不对称性对生命的进化有重要的意义。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礼物

①在小镇最阴湿寒冷的街角,住着约翰和他的妻子珍妮。约翰在铁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维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点杂活,以贴补家用。生活是清贫的,但他们是相爱的一对。

②那天,小两口正在吃晚饭,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珍妮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冻僵了似的老头,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夫人,我今天刚搬到这里,就住在对街。您需要一些菜吗?”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上,神情有些黯然。(1)“要啊,”珍妮微笑着递过几个便士,“胡萝卜很新鲜呢。”老人浑浊的声音里又有了几分感动:“谢谢您了。”

③关上门,珍妮轻轻地对丈夫说:“当年我爸爸也是这样挣钱养家的。”

④第二天,小镇下了很大的雪。傍晚的时候,珍妮提着一罐热汤,踏着厚厚的积雪,敲开了对街的房门。

⑤两家很快结成了好邻居。每天傍晚,当约翰家的木门响起卖菜老人笃笃的敲门声时,珍妮就会捧着一碗热汤从厨房里迎出来。

⑥圣诞节快来时,珍妮与约翰商量着从开支中省出一部分来给老人置件棉衣:“他穿得太单薄了,这么大的年纪每天出去挨冻,怎么受得了。”约翰点头默许了。

⑦珍妮终于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把棉衣赶成了。铺着厚厚的棉絮,针脚密密的。平安夜那天,珍妮还特意从花店带回一枝处理玫瑰,插在放棉衣的纸袋里,趁着老人出门购菜,放到了他家门口。(A)

⑧两小时后,约翰家的木门响起了熟悉的笃笃声,珍妮一边说着“圣诞快乐”,一边快乐地打开门,然而,这回老人却没有提菜篮子。

⑨“嗨,珍妮,”老人兴奋地微微摇晃着身子,(2)“圣诞快乐!平时总是受你们的帮助,今天我终于可以送你们礼物了!”说着老人从身后拿出一个大纸袋,“不知哪个好心人送在我家门口的,是很不错的棉衣呢。我这把老骨头冻惯了,送给约翰穿吧,他上夜班用得着。”老人略带羞涩地把一枝玫瑰递到珍妮面前,(3)“还有,这个给你。也是插在这纸袋里的,我淋了些水,它美得像你一样。”(B)

【小题1】速读全文,“礼物”在文中是指什么?
【小题2】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3】“娇艳的玫瑰上,一闪一闪的,是晶莹的水滴。”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它应归于(A)和(B)处的哪一处?为什么?
【小题4】品析文中三处画线的词语,回答下列问题。
(1)(1)处老人的神情有些“黯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2)老人又很“兴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处老人之所以“略带羞涩”,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俗语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请你结合本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名著阅读(共1题)

11.
名著阅读。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而真诚是需要长时期从小培养的。社会上,家庭里,太多的教训使我们不敢真诚,真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作后盾的。所以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艺术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忍,总而言之,要比任何人都less imperfect[较少不完美之处]!

(1)上面这封信选自《___________》(书名),作者以循循善诱的教育方式论及了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____________。
(2)请根据这段书信,简要说说作者的教子之道。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2.
综合性学习。
某班准备开展题为“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请你帮助本班的学生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
(1)王冰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帮助他写一段这个活动的开场白(50字左右)。
(2)请写出两句带“雨”字的诗句。

7.作文(共1题)

13.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让   充满味道”为题作文。
(2)阅读下面文字。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4)表达真情实感。(5)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