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斜面测量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在斜面上取O、A、B三点,让一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先后经过A、B两点,测出A、B之间的距离x和物体经过A、B两点的时间t。保持O、B两点的位置不变,改变A点在斜面上的位置,仍让该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多次试验后得出
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m/s2 B. 4m/s2 C. 6m/s2 D. 8m/s2


A. 2m/s2 B. 4m/s2 C. 6m/s2 D. 8m/s2
2.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B.楞次通过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打开了电与磁相互联系的大门 |
C.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发现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3.
2017年11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地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最终在同一个中圆地球轨道上的不同位置,绕地球沿同一方向运转,运行的周期大约为13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圆地球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
B.这两颗卫星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C.卫星运行的加速度等于所在高度的重力加速度 |
D.一颗卫星加速就能在轨道上追上另一颗卫星 |
4.
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cdef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从a点沿ad方向射入磁场,当速度大小为v1时,粒子从b点离开磁场;当速度大小为v2时,粒子从c点离开磁场,不计粒子重力,则v1与v2的大小之比为


A.1:2 | B.2:1 | C.1:3 | D.![]() |
2.多选题- (共3题)
5.
如图所示,一光滑细杆固定在水平面上的C点,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一原长为L的轻质弹性绳,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的B点,上端与质量为m的小环相连,当把小环拉到A点时,AB与地面垂直,弹性绳长为2L,将小环从A点由静止释放,当小环运动的AC的中点D时,速度达到最大。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环刚释放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 |
B.小环的机械能守恒 |
C.小环到达AD的中点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为零 |
D.小环的最大速度为![]() |
6.
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压恒定的电源相连,极板水平放置,在下极板上叠放一定厚度的金属板,有一带电粒子静止在电容器上部空间的P点,当把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
B.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
C.P点的电势升高 |
D.带电粒子的电势能减小 |
7.
如图所示,闭合的正方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
匀速转动,为了使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增大为原来的2倍,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仅把线圈改为圆形 |
B.仅把转速变为原来的2倍 |
C.仅把磁感应强度变为原来的2倍 |
D.仅把转轴移到cd位置 |
3.填空题- (共1题)
8.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气体的内能逐渐增加
A.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逐渐减小 |
B.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 |
C.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
D.气体不断向外界放出热量 |
4.解答题- (共3题)
9.
手指滑板是一项时尚的娱乐项目,某比赛轨道如图所示,平台高H=1.2m,平台右边有一高h=0.4m、倾角θ=45°的斜面。要求选手用手指操控质量m=0.2kg的滑板,在平台上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后,在A点手指脱离滑板,使滑板沿AB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从B点飞出平台,恰从斜面顶点C以平行斜面的方向落到斜面上,已知AB段的长度L=1m,滑板与AB段的动摩擦因数μ=0.45,重力加速度
。求:

(1)平台与斜面之间的水平距离x;
(2)滑板脱离手指时的速度大小。


(1)平台与斜面之间的水平距离x;
(2)滑板脱离手指时的速度大小。
10.
如图所示,地面上方高为H的空间,分布着水平方向的磁场。取竖直向下为x轴正方向,水平方向为y轴方向。在xoy平面内,磁感应强度在y轴方向不发生变化,竖直方向随x变化的关系为
,式中B0和k均为常量。用质量为m、电阻为R的匀质薄金属条制成的边长为L的比荷正方形单匝线框,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线框在下落过程中保持竖直,已知线框达到最大速度后,最终落到地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线框下落的最大速度vm;
(2)假设线框从静止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t,若在同一时间t内,线框内产生的热量与一恒定电流I0在该段线框内产生的热量相等,求I0大小。


(1)求线框下落的最大速度vm;
(2)假设线框从静止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t,若在同一时间t内,线框内产生的热量与一恒定电流I0在该段线框内产生的热量相等,求I0大小。
11.
如图所示,一根上端开口、竖直放置的玻璃管由两部分组成,上部足够长、下部长60cm,上部的横截面积是下部的一半。一长为25cm的水银柱,在下部玻璃管封闭有一段空气柱。当温度为27℃时,空气柱的长度为30cm。当水银柱从下部玻璃管进入上部玻璃管中,并在上部玻璃管中上升10cm高度时,空气柱的温度应为多少?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

5.实验题- (共1题)
12.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小车P的前端粘有橡皮泥,后端连接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长木板右端垫放木块以平衡摩擦力,推一下小车P,使之运动,与静止的小车Q相碰粘在一起,继续运动。

(1)实验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根据点迹的不同特征把纸带上的点进行了区域划分,用刻度尺测得各点到起点A的距离。根据碰撞前后小车的运动情况,应选纸带上____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P的碰前速度。

(2)测得小车P(含橡皮泥)的质量为m1,小车Q(含橡皮泥)的质量为m2,如果实验数据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则可验证小车P、Q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3)如果在测量小车P的质量时,忘记粘橡皮泥,则所测系统碰前的动量与系统碰后的动量相比,将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相等”)。

(1)实验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根据点迹的不同特征把纸带上的点进行了区域划分,用刻度尺测得各点到起点A的距离。根据碰撞前后小车的运动情况,应选纸带上____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P的碰前速度。

(2)测得小车P(含橡皮泥)的质量为m1,小车Q(含橡皮泥)的质量为m2,如果实验数据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则可验证小车P、Q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3)如果在测量小车P的质量时,忘记粘橡皮泥,则所测系统碰前的动量与系统碰后的动量相比,将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相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