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101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7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寂(cén)   强(jué)    证(juàn)  罪(shú)
B.山(lán)    意(qiè)    戏(xuè)    分(wǎn)
C.嶙(xún)  清(chéng)  哽(yè)    长(qí)
D.学(zhuì)   持(jīn)    余(niè)    裂(bè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言简意赅 首当其充 憔悴 阔绰
B.猝不及防 消声匿迹 虔诚 篡改
C.待价而估 惨绝人寰 珍慑 鼓燥
D.金碧辉煌 岿然不动 颓唐 蹒跚
3.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触,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使人有一种妙手回春之感。
B.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歌手李代沫因聚众吸毒被北京警方抓捕,其形象也跌至谷底。面对媒体的批评,李代沫的粉丝却义愤填膺,百般袒护他们心中的偶像。
D.乒乓球世界冠军的获得,绝非轻而易举,唾手可得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一文中明确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B.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C.“复兴号”启程、C919首飞、国产航母下水、光量子计算机亮相,科技创新定义未来。面对历史,可以这样无愧地宣告:我们赢得了这一年!
D.柳叶儿一长出来,便长得风快,能够吃的日子,只有那么七、八天,至多十几天。
5.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三传》指的是《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B.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壮飞,是改良主义思想家、宣传家。著作有《少年中国说》《谭嗣同》。
C.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戏剧有《茶馆》《龙须沟》等。
D.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元末明初吴承恩。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望岳》,回答下列问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有人说“钟”、“割”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小题2】这首诗以哪个字为线索?哪句是全诗的主旨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东西走向的叫阡,南北走向的叫陌。)
B.黄发垂(髫,老人垂下的黄发)
C.便还家(要,通“邀”,邀请)
D.来问讯(省略词,原意为“咸阳”,此处引申为“秦时的咸阳人”)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具答   泻出于两峰间者
B.不知有汉 重修岳阳楼
C.既出,得妻献疑曰
D.武陵人捕鱼业   不足外人道也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B.最后两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前往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意在说明“桃花源”虽是一个理想的去处,但纯属子虚乌有,人们应该安于现状。
C.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D.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形象体现。
【小题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⑵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5】本文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请联系本文,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作者的社会理想?

4.现代文阅读(共3题)

8.

中文输入法,智慧的代码

①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之一,其数量惊人,由于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造一个按键,因此,需要替汉字编码,通过敲击多个按键来输入一个汉字。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拼音输入法.但是,早期的拼音输入法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单字重码率非常高,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所需的汉字,输入效率低下。

②1983年,王永民推出了划时代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该输入法只使用英文字母键中的25个参与编码,极大地解决了输入速度慢这一顽症;一旦背熟了“字根表”,就可以实现“盲打”。尽管五笔字型输入法有诸多好处,但“难学”这个致命弱点让其难以高度普及。反倒是拼音输入法,因为操作最为简单,始终没有被抛弃。

③21世纪初期,拼音输入法有了长足的改进,特别是2005年以后,以搜狗为代表的新一代拼音输入法异军突起。它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自动升级词库等方式,保持词库处于最新状态;嵌入了网络搜索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随着各种个性化皮肤的涌现,其屏幕展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④2016年,搜狗CEO王小川提出搜狗拼音输入法将推出智能回复功能。王小川称.未来输入法不只是一个表达工具.它可以理解你的想法,别人向你提问,输入法会自动代替你回复。搜狗已经逐步上线这样的功能,目前大概有5%到10%的问题可以直接给出答案。输入法是指为将各种符号输入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如手机)而采用的编码方法,同时是书写工具克服墨水限制的最终结果,是一种拥有无限墨水的书写工具,是文字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哲学角度讲,是文字生产发生量变而导致文字生产工具(书写工具)质变的必然结果

⑤研究现代中国的历史学家汤姆·马拉尼说,中国在打字技术方面正大踏步前进,而西方远远落在后面。马拉尼指出,在电脑键盘上打英文,“是使用键盘的最基本方式”,在键盘上按下“a”键,“a”就会出现在屏幕上,“这不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内存”;但是,在连接到一台中文电脑的键盘上键入“a”,计算机将会“智慧”地推测你可能会打出的汉字,键入一个汉字,本质上是键入一组指令来检索一个特定的汉字。最后,马拉尼赞扬道:“使用键盘上26个英文字母按键,敲击出数万个繁复美丽的汉字,几代华人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摘编自武锐《中文输入法,智慧的代码》有改动)

【小题1】请写出选文中提到的拼音输入法的几个发展阶段并请简要概括这些阶段的主要特点。
【小题2】选文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就是单字重码率非常高,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所需的汉字,输入效率低下。“常常”这个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9.

   读书与快乐

常小仙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这天,一位著名的网红用戏谑的方式介绍了“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很幽默地应了读书的景。说其的,不要一提读书,大家条件反射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其实,能够抛弃功利心,读书本是一件快乐的事。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董卿也曾说过:“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这些名人都把读书当成了一种愉悦的活动。

③纳兰性德有一句诗:“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个“赌书泼茶”讲的就是一件读书的乐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才女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夫妇二人都是金石爱好者,那时居家贫俭,每每需要把衣服典卖了,才能买些碑文、水果回家。但他们并不感到辛苦,吃着水果,展玩买回来的碑文法帖,自己觉得已然是神仙眷侣。他们日常有个消遣,那就是吃过饭后,烹杯热茶,夫妇相对而坐,指着满室的书籍和史册, 互相考问某个典故出自何书、几卷、几页,谁能答对,谁先喝茶。李清照博闻强识,说中就举杯大笑,每每把茶泼洒在怀中不得饮,这就是“赌书泼茶”的典故。那段清贫的岁月,因为有书相件,而芳香四溢。正由于他们爱读书、趣读书,生活才变得丰富生动。

④以读书为乐的人,通常都是读书得法之人。好读书,因而会读书;会读书,因而更好读书。年轻的诸葛亮还没有出山之时,就在读书充电的方法上,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来,他奉行的是“观其大略”。“观其大略”的准确含义,就是注意观察和吸收书籍当中的重点和精华。此处的“大”是重大的大,也就是书中的重点;而“略”是战略的略,也就是书中的精华。正是由于诸葛亮重视知识的广博胜于精深,他才选择“观其大略”,最终成为一个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的智慧达人。大文豪苏轼曾发明“八面受敌”读书法,把研究内容分为八个方面,每读一遍书,只集中精力攻破一个方面的问题,以求把书读精读透。欧阳修读书“计字日诵”。 他统计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经典的总字数,规定每日熟读300字,细水长流,终于把40多万字的书全部背完。汉代学者董遇通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这种方法类似于现在的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效果也很好。

⑤也听说过一个读书的狠招:学英语,背字典,背一页撕一页,如果心疼书,就好好用心,一次记牢。明代学者张溥也用过类似的方法,每读一篇新文幸,就工工整整抄在纸上,高声朗诵一遍,就把纸扔到火炉里烧掉,然后再抄写,再朗读,再烧掉。如此反复七遍,直到彻底理解、背熟为止,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

⑥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心里,就是成功。

⑦真正会读书的人,善于心领神会,能够触类旁通。既不一味执着,也不在字面上纠结;既能读出趣味,也能收获颇丰。当你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读书的快乐自然随之而来。

(选自《青年文摘》2017年11期有改动)

【小题1】这是关于读书的一篇议论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选文第②段及第④段的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10.

   老彭

南方的夏季去的比北方要晚,这眼看快到十月,热意还不减退,《诗经》里说的七月流火,在南方,九月流火也不为过。

②这天刚从朋友那出来,天气炎热,热浪扑面。眼瞅一个摩的就随手一招,谈好价钱人就挪上车,嘿哟,座位都是滚烫的。摩的师傅眼瞅着前方,夹杂着一股广普味的嘴巴却聊开了。“咱们本地人啦,真是够精的,一块两块小小钱都要捱半天,真是的,天又这么热,哎。”“嗨,没办法,收入低嘛。”“哎,这可能是咱们这儿的习惯了吧,无论价格怎么样,都要砍一下,后来我干脆把价格抬高了,再让客人砍价。”我一愣,想起刚才都没回个价,心中颇是不爽。师傅见我没再搭话,忙补了一句:“没事,小生,等下你按市场价给就行。”随后嘿嘿一笑,缓解尴尬。我一听,心里暗笑,你们这些鬼话,谁信。本地人,都精着呢。到站后,我拿出15块,师傅只收了张10块,我也不推诿,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师傅接着说:“你人挺实在,我也不贪心,我姓彭,下次坐车可以提前打我电话。”说完还递上一张名片。我瞄了一眼,专业接送,载货,包月更优惠,童叟无欺。“喔,你这还能包月的。”“那可不,跑摩的的也得赶上时代步伐呀!要不我们怎么拼得过别人。”他咧开嘴一笑,露出满嘴黄牙,吓得我后退了几步,随即嗡嗡轰地一声,车跑远了。

③没两星期,又是一个大晴天,我嫌太热,叫老彭的摩的来接我出去,一路上老彭扯着大嗓门跟我吹嘘他的见闻,又说他是家道中落落草为司机云云。开到一半,旁边突然蹿出一辆交警摩托车,硬是把我们截停,后面很快又蹿来一辆警车。我一看这架势,赶紧下车站到一边,几个交警和运管围着老彭和他的摩的一阵询问,旁边还有人握着一台录像机。一名交警看到我,就走了过来,朝我敬了个礼。“你好,同志,请问你认识他吗?”说完朝老彭指了指。我望向老彭,老彭看着我奋力点了点头。“噢噢,交警同志,查黑的摩的啊,他我认识呀,我邻居。”“你邻居?他姓什么?你为什么坐他的车?”交警疑惑地看着我。“他姓彭,老彭嘛,我要去公司开会,他恰好顺路就载我一程。”我小心翼翼地说,生怕交警看出来点什么破绽。交警转过身又跟老彭说了好一会,又让老彭出示证件,然后所有人都走了。“啥情况呀这是?”我走过去问。“哎哟,太谢谢你了,小兄弟,今天这趟,我免费送你。这次运管查车,多亏你说认识我。”老彭又露出他那满嘴黄牙,笑嘻嘻地看着我。“你还是别笑比较好看,老彭。”

④几个月后,一个晚上,出去瞎逛,结果错过点,公交车没有了,正站在马路边犹豫着怎么回去。“嘿,小兄弟,这儿!”一口熟悉的广普传入我的耳朵里。“啊?老彭,这么巧,好久不见,不是被运管查车查到了吧。”“嗨!出了点事,好久没出来拉客,上车,拉你回家。”

⑤到家门口了我正打算掏钱递给老彭,老彭有点吃力的跛着脚,我这才发现他的腿有伤。“老彭,你这逃交警查车玩自残呀?有勇气。”我朝他比了个大拇指。“哎,你这小生,我哪有那胆量。”说完老彭干脆把车脚架打下,抽出一根五叶神抽起来。我转身走进旁边小卖部,出来时手里拎着两听可乐,一罐给老彭,一罐自个开了。老彭狠狠了抽了两口烟,又灌了一口可乐,才缓缓开口:“那天我载客到中心公园嘛,刚好赶上周日,人特别特别多。本来也没有什么事,就看到一男的鬼鬼祟祟跟在一女的身后,那女的还低着头玩手机,一不留神后袋的钱包就给顺走了。”老彭又抽了口烟,“我一看哟呵,是个小偷,当时就大喊了一句,结果那女的和小偷都吓了一跳,女的发现钱包没了赶紧大叫,小偷把钱包扔在地上,装做啥事没有就走开了。”

⑥“我以为这事就这么完了,还没回神旁边上来俩男的,一个指着我说我刚才撞了他,另一个一下就把我的领口举起来,问我要怎么办,那架势一看就是来挑事的,旁边那女的早把钱包拿着跑远了。”“然后围观的人多了起来,那俩人渣让我赔钱,不让就上医院去,我大喊着我没撞人,你认错人了,这时刚才那个小偷又调转头回来了,看到我就说我撞人还敢跑,我一看知道这是报复来了。然后三个人就对我一阵拳脚,其他人赶紧躲一边去。”

⑦老彭说到这段猛地咳嗽了几下,喝了口可乐。“等他们打累了,我头都破了,血流了一脸,脚也使不上力了,那几个兔崽子还搜走了我身上的钱。哎,等我老婆来的时候人早跑了,就把我送医院去,数落了我一顿,一看腿折了,在家休养了三个月。”

我听到这里内心觉得很难过,又不知道如何安慰他。

⑨“你说旁边那么多人,没有一个愿意出来为我说句话,我图的啥?”老彭回过头看向我。我没说话,喝了口可乐,再喝了一口。“小兄弟,当时你要是在场,你会帮我吧?”我使劲儿点头。“就知道你实在,今儿车费就免了吧。”“那哪成,你这不容易。”说着我把两张十块一同放进他的衣袋里。老彭又一瘸一拐地上车,又转过头说:“下次遇到这种情况,管我老婆数不数落,我还会出手的。”说着又露出他那满嘴黄牙的笑脸。

⑩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第一次觉得老彭的笑容真好看。

【小题1】选文第①段画线部分在结构上有何作用?有何效果?
【小题2】选文第⑧段画线部分的含义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小题3】文章中多次描写到老彭的笑和牙齿发黄,选文结尾却说:“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第一次觉得老彭的笑容真好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请分析其直接原因与内在原因;作者的心态是怎么发生变化的?请简要描述一下。
【小题4】你从本文中悟出了什么?请从社会现象等角度作答。

5.语言表达(共1题)

11.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如果你的母亲不经意间跟你说:“我今天吃药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新闻。”你认为怎样接母亲的话更合适、得体。试做表述。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12.
欣赏漫画,按要求作答

⑴请概述漫画内容。
⑵请说说漫画的寓意。

7.作文(共1题)

1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每个国家活力的源泉,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也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随着“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一时红遍了大江南北。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而“工匠精神”的理念也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

自古以来,我国就不乏有“工匠精神”之人。古代的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和匠人之国。如古代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都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技术的革新,“中国制造”为什么会给人一种粗制滥造的印象呢?显然,“工匠精神”的有无,与社会环境的变迁息息相关。

要求:(1)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2)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完成写作任务。(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有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姓名、校名、地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