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3.
自行车轮盘与车轴上飞轮之间的链条传动装置如图所示。P是轮盘上的一个齿,Q是飞轮上的一个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Q两点角速度大小相等 |
B.P点线速度大于Q点线速度 |
C.P点转动的周期小于Q点转动的周期 |
D.P点向心加速度小于Q点向心加速度 |
4.
如图所示,长度相同的两根轻绳,一端共同系住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等高的A、B两点,A、B两点间的距离与绳长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以AB为轴做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v时,两根绳的拉力恰好均为零,则小球在最高点速率为3v时,每根绳的拉力大小为

A.
B. 
C.
D. 

A.


C.


5.
一轮船以一定的速度,船头垂直河岸向对岸行驶,河水匀速流动(河道是直的),如图轮船渡河通过的路径和所用时间与水流速度的关系是:()


A.水流速度越大,则路程越长,所用时间也越长 |
B.水流速度越大,则路程越短,所用时间也越短 |
C.水流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均不变 |
D.水流速度越大,路程越长,但所用的时间不变 |
6.
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日心说” |
B.爱因斯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
C.卡文迪许确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
D.牛顿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
7.
设轮船航行时,所受水的阻力跟它航行速度的大小成正比f=kv,当轮船匀速航行的速度为v时,发动机的功率是P,那么轮船匀速航行的速度为2v时,发动机的功率是
A.P | B.2P | C.3P | D.4P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4题)
10.
如图甲所示,滑轮质量、细绳质量及摩擦均不计,质量为1kg的物体通过动滑轮在外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g取10m/s2)


A.10s内F做功为100 J |
B.物体加速度大小为0.2 m/s2 |
C.10s末F的功率大小为10.2 W |
D.10s内F做功的平均功率为10.2W |
12.
2016年8月16日凌晨,我国将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送入太空轨道,它预示着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墨子号”卫星的运动可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其离地面高度约为
km,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约为
k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墨子号”运行周期比同步卫星周期小 |
B.“墨子号”运行线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小 |
C.“墨子号”运行角速度比同步卫星角速度小 |
D.“墨子号”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小 |
13.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2 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高度h为3 m的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5 m/s。取g=10 m/s2,对于这个过程,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A.重力做功60 J |
B.阻力做功30 J |
C.支持力做功30 J |
D.合外力做功25 J |
4.解答题- (共4题)
14.
一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滑。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设斜面足够长。(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上滑的最大位移;
(2)物体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

(1)物体上滑的最大位移;
(2)物体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
15.
游乐场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套圈圈”的游戏。如图所示,小华同学以初速度v0=6m/s从O点水平抛出铁丝圈,已知A点在O点的正下方,结果套中水平地面上距A点l =3m处的目标C。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铁丝圈从抛出到落地套住目标经历的时间t
(2)铁丝圈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1)铁丝圈从抛出到落地套住目标经历的时间t
(2)铁丝圈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16.
如图所示,AOB是游乐场中的滑道模型,它位于竖直平面内,由两个半径都是R的1/4圆弧滑道连接而成,它们的圆心O1、O2与两圆弧的连接点O在同一竖直线上,O2B与水池的水面平齐。一小滑块可由圆弧AO上的任意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小滑块与滑道之间的摩擦不计

(1)小滑块由圆弧AO上的何处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能在O点离开滑道(用该处到O1的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表示)
(2)从任意点滑下的小滑块若能在O点脱离滑道,求其落水点到O2的水平距离
(3)若小滑块从开始下滑到脱离滑道的过程,在两个圆弧上滑过的弧长相等,则小滑块开始下滑时应在圆弧AO上的何处(用该处到O1的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表示)

(1)小滑块由圆弧AO上的何处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能在O点离开滑道(用该处到O1的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表示)
(2)从任意点滑下的小滑块若能在O点脱离滑道,求其落水点到O2的水平距离
(3)若小滑块从开始下滑到脱离滑道的过程,在两个圆弧上滑过的弧长相等,则小滑块开始下滑时应在圆弧AO上的何处(用该处到O1的连线与竖直线的夹角表示)
17.
我国首个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将分三个阶段实施,大约用十年左右时间完成,这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对月球的关注程度.以下是某同学就有关月球的知识设计的两个问题,请你解答:
(1)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且把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近似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试求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
(2)若某位宇航员随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后,在月球某水平表面上方h高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回到月球表面的水平距离为s。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万有引力常量为G。试求出月球的质量M月。
(1)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且把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近似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试求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
(2)若某位宇航员随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后,在月球某水平表面上方h高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回到月球表面的水平距离为s。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万有引力常量为G。试求出月球的质量M月。
5.实验题- (共2题)
18.
(1)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已有铁架台、铁夹、电源、纸带、刻度尺、打点计时器,还必须选取的器材是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单选)。

(2)甲同学准备做“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乙同学准备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图为实验室提供的部分器材,甲、乙同学均要使用的器材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单选)。

(2)甲同学准备做“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乙同学准备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图为实验室提供的部分器材,甲、乙同学均要使用的器材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单选)。

19.
如图1所示,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重物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
B.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
D.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重物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2)释放小车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取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为x1、x2、x3……,如图2所示。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大小近似为mg,则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 =____,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________。
(3)以v2为纵坐标,W为横坐标,利用实验数据作出v2-W图象。假设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图3中正确反映v2-W关系的是________。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重物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
B.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
D.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重物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2)释放小车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取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为x1、x2、x3……,如图2所示。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大小近似为mg,则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 =____,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________。
(3)以v2为纵坐标,W为横坐标,利用实验数据作出v2-W图象。假设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图3中正确反映v2-W关系的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