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B.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 ![]() ![]() |
C.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 |
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原子核序数增加1 |
3.
科学家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14光年的“另一个地球”沃尔夫,它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发现的距离最近的宜居星球。沃尔夫的质量为地球的4倍,它围绕红矮星运行的周期为18天。设想从地球发射一颗科学探测卫星围绕沃尔夫表面运行。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天体的环绕运动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地球发射该探测卫星的速度应该小于第三宇宙速度 |
B.根据沃尔夫围绕红矮星运行的运动周期可求出红矮星的密度 |
C.若已知围绕沃尔夫表面运行的探测卫星的周期和地球的质量,可近似求沃尔夫半径 |
D.沃尔夫绕红矮星公转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等于![]() |
4.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a、b两点间的电压为
,R为可变电阻,P为用铅锑合金制成的保险丝,其电阻可忽略不计,熔断电流为2A。为使保险丝不熔断,可变电阻R连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是

A.
Ω
B. 1.1Ω
C. 11Ω
D.
Ω




A.

B. 1.1Ω
C. 11Ω
D.

2.多选题- (共2题)
5.
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跳下,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s平均速度大于10m/s |
B.15s末开始运动员静止 |
C.10s末速度方向改变 |
D.10s-15s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 |
6.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B="1.0" T的匀强磁场中,质量m=1kg的金属杆PQ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下沿着粗糙U形导轨以速度v="2" m/s 向右匀速滑动,U形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离1=1.0m,金属杆PQ与U形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 电阻R="3.0" Ω,金属杆的电阻r="1.0" Ω,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 m/s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由d到a |
B.金属杆PQ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2.0 V |
C.金属杆PQ受到的外力F的大小为2.5N |
D.外力F做功的数值大于电路上产生的焦耳热 |
3.解答题- (共3题)
7.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经过一系列的变轨和姿态调整后,在距离月球表面100m处发动机向下喷气使其像直升机一样悬停一会,以选择合适的着陆地点。随后调节发动机喷气量,使探测器向下运动。当降到距离月球表面4m时,关闭发动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探测器以4m/s的速度垂直落到月球表面,靠着陆器的4个支架腿缓冲后实现软着陆。若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1/6,
。求:
(1) 探测器悬停在距离月球表面100m处时,探测器的总质量M=1200kg,开动的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大小;
(2) 当降到距离月球表面4m时,探测器的速度大小为多少(计算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3) 若4个支架腿与月球表面接触后,缓冲2s探测器相对月球静止,此时探测器的总质量m=1080kg,则这个过程中,月球表面对探测器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多少。


(1) 探测器悬停在距离月球表面100m处时,探测器的总质量M=1200kg,开动的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大小;
(2) 当降到距离月球表面4m时,探测器的速度大小为多少(计算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3) 若4个支架腿与月球表面接触后,缓冲2s探测器相对月球静止,此时探测器的总质量m=1080kg,则这个过程中,月球表面对探测器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多少。
8.
如图(a)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在t=0时刻以
的速度大小滑上一固定斜面,斜面足够长,斜面的倾角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返回斜面底端,取重力加速度
。求:

(1) 物块向上和向下滑动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2) 物块从斜面底端出发到再次返回斜面底端所用的总时间;
(3) 求出物块再次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并在图(b)中画出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像,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





(1) 物块向上和向下滑动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2) 物块从斜面底端出发到再次返回斜面底端所用的总时间;
(3) 求出物块再次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并在图(b)中画出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像,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
9.
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有范围足够大、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在虚线的左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大小为B,一绝缘轨道由两段直杆和一半径为R的半圆环组成,固定在纸面所在的竖直平面内,PQ、MN水平且足够长,半圆环MAP在磁场边界左侧,P、M点在磁场边界线上,NMAP段光滑,PQ段粗糙。现在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环套在MN杆上,它所受电场力为重力的
倍。现将小环从M点右侧的D点由静止释放,D点到M点的水平距离
。求:

(1) 小环第一次到达圆弧轨道最高点P时的速度大小;
(2) 小环第一次通过与O等高的A点时半圆环对小环作用力的大小;
(3) 若小环与PQ间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将小环移至M点右侧4R处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讨论,求出小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 小环第一次到达圆弧轨道最高点P时的速度大小;
(2) 小环第一次通过与O等高的A点时半圆环对小环作用力的大小;
(3) 若小环与PQ间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将小环移至M点右侧4R处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讨论,求出小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