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A.行辈(háng) 冗杂(rǒng) 翩然(piān) 连翘(qiáo) |
B.脑畔(pàn) 褶皱(zhě) 争讼(sòng) 戛然而止(jiá) |
C.羁绊(jī) 缄默(jiān) 磅礴(bó) 大彻大悟(chè) |
D.眼眶(kuàng) 潺潺(chán) 龟裂(guī) 马前卒(zú) |
A.她在商场里看到一条名牌裙子极其精美,天衣无缝,一时冲动花了半个月的工资把它买了下来。 |
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
C.有个血气方刚的“大丈夫”听说妻子生的是女孩,竟冲进产房,让在场的医护人员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
D.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
A.他刚搬到这个小区,交往面有限,很多邻居还不认识。 |
B.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 |
C.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
D.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霎时渐渐受到全世界关注。 |
A.“梅山龙宫太美丽了,”她兴奋地说,“我还会再来!” |
B.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
C.怎么可能不来?谁决定的?你吗?没搞错吧? |
D.“创卫工作”让新化县城悄然蜕变:社区环境舒适清爽,地面干净整洁,马路上流动摊贩不见了,商铺店面焕然一新。 |
A.《核舟记》是一篇生动的说明文,说明顺序采用空间顺序。选自魏学洢编写的《虞初新志》。 |
B.贺敬之,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
C.《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吴伯箫,散文家、教育家。 |
D.《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展示出了浓郁的陕北风情。 |
2.诗歌鉴赏- (共1题)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①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上林:上林苑,指长安城。【小题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
【小题2】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B.潭中鱼可/百许头 |
C.其岸势/犬牙差互 |
D.四面/竹树环合 |
A.心乐之 (以……乐,感到快乐 ) |
B.以其境过清( 因为 ) |
C.水尤清冽 ( 格外 ) |
D.乃记之而去( 表转折 ) |
A.第一段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讲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由小丘西行到看见篁竹,听闻水声,寻得小石潭,移动变化中景致不同,极具动态画面感。 |
B.第二段特写游鱼的形神姿态,动静之间,游鱼形象丰满灵动,体现游鱼怡然自得的同时,也侧面凸显潭水的空明澄澈,二者各尽其妙。 |
C.第四段描述作者在小石潭停留的感受,突出一个“清”字,环境之清深入心神,作者顿感心神宁静,直接反映他纵情山水的精神追求。 |
D.作者写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把自身遭遇、个人心境融入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悲凉之情。 |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及背景分析作者发现小石潭时的心情怎样?游览到最后心情又是怎样?为什么心情会有这样的改变?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①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②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③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⑤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
⑥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小题1】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小题2】指出第④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小题3】推敲词句,回答问题。
(1)第③段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简析。
(2)细读第⑤⑥段,说出加点的“潜在的优势”所指的内容。
写春联
车承金
①从师范毕业那年的腊月二十八,父亲赶集办年货回来,把手中的那卷大红纸放在炕上,从褪了色的黄色帆布兜里掏出一瓶墨汁和一支毛笔,递给我说,今年的春联你写,不找人写了。家里有教书先生,找人写春联,人家会笑话咱的。
②父命难违,我只能放下手中的活,专心研究起写春联。先要编出大门和屋门的春联词。几经琢磨,决定大门是“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屋门是“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③编好词,打扫打扫西屋炕,把炕桌放上,找些用过的废纸,拿个碟子倒上墨汁,提笔练起。刚开始手抖腕颤,哆哆嗦嗦,横不平竖不直,歪歪扭扭。满地废纸,满桌子墨。心急脸热,汗水从额头上流了下来。一下午和大半个晚上,用尽大半瓶墨汁。上炕睡觉时,腰酸背疼。
④第二天吃过早饭,我把大红纸打开,准备“开工”,心里叮嘱自已,别慌,别忙,一笔一画写,定能写好。我先写了几个“福”字,练练笔,之后写那些贴在不显眼处的字幅。等手热了,自如了,才正式写大门、屋门的春联,一式两份,挑好的贴。红纸黑字,一副副摆了一炕。父亲走过来看了看,挑了几处毛病,比如,“福”字不紧凑,东风的“风”字有点草,像“凤”了。尽管如此,从父亲的神色里,看得出他还是比较满意。
⑤此刻,我才闻到那股淡淡的墨香。
⑥年饭前春联、挂钱如期贴出。阳光下红点黑字的对联熠熠生辉、挂钱飘舞,红红绿绿,院子立刻有年的色彩。
⑦我们庄写对联有两个人,一个姓李,念过私塾,人称李先生。一个是我的远房叔叔,是“老三届”毕业生,全村十九户的对联都出自他俩之手。人们熟悉两个人的笔体,一眼便知出自谁手。大年初一到各家拜年,见到大门的春联,人们大多要评论一番,哪个字好,哪个字差。谁家的春联词意好。明天就是大年初一,我想人们对突然冒出来的这个“新笔体”,应该也会有一番评论。
⑧果然不出我所料。初一还没吃完早饭,就听见头门口有说语声,透过玻璃窗,我看到二叔,还有几个人站在大门前说着什么。出门迎进屋,拜年问好后,一位王姓大哥便问春联是谁写的。我回答说,是小弟我写的,给评评,咋样?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错,挺好的。
⑨我心里清楚,当着我的面谁能说不好呢? 他们赞许,更多的是鼓励和鞭策。我也清楚地知道,以后过年写春联将是我一项重要工作。于是上班路过县城,我挤出点时间,到书店转转,买了两本字帖,一本楷书,一本隶书。工作之会就在废纸上练几笔,写几页,坚持不懈。喜欢隶书,一年习字下来,自认为有了明显的进步。
⑩第二年,左邻右舍的亲朋好友,把写春联的红纸送到我家,我写好后一一给他们送回。隶书春联,第一次出现在我们这小村庄。庄里人感到新鲜,也认可苍劲端庄的字体,过年找我写春联的人也多了起来,一到腊月底,家里人来人往,热闹起来。此时,父亲脸上充满了自豪,我也为能给左邻右舍做点事感到高兴。
⑪如今,人们很少自己写春联,一进腊月,市场上卖春联的人很多。各种质地,各种字体的春联应有尽有,省事,方便。但我总感觉那些从机器里“走出来”的春联没有沁人心脾的墨香,缺少一些味道。
⑫三十多年了,过年我始终坚持自己写春联,铺上纸,提起笔,墨香弥漫,笔下生风,红纸上的字就有了灵性,也有了年的氛围。无论是对幸福生活的祈望、祝福,还是对时代的热情讴歌,我觉得,手写春联更能表述自己的真情实感。
选自《人民日报》
【小题1】首次写春联,作者付出了哪些努力?【小题2】第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3】第⑥段加点的“立刻”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题4】第⑩段写“过年找我写春联的人也多了起来”,“父亲脸上充满了自豪”。请揣摩此刻父亲的心理。
【小题5】标题“写春联”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名著阅读- (共1题)
(1)《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收录了傅雷夫妇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____________ 的家信。
(2)《傅雷家书》的作者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法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三十余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_____________的《欧也妮·葛朗台》,_____________的《约翰˙克利斯朵夫》,___________的《艺术哲学》等,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请写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
(2)班级举行“亲子共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共读一部经典,你家长借口工作忙迟迟未读。一天,看到他(她)正在刷微信,请你写几句话劝说。(50字左右)
(3)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写下两句读书感悟,请你以此为例,仿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读书体会。
读书就是到智者家串门儿,可以开阔视野,増长见识;
读书就是进行生命的化妆,可以充实自我,改变气质;
7.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