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历史与社会
题干
一种探索,只为好生活。下列对中外先进分子的探索归纳正确的有( )
序号
探索
历史影响
①
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②
哥白尼.“日心说”
“世界近代科学革命的开端”
③
爱迪生.电灯
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距离
④
黄宗羲.“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批判了封建礼教,具有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05-05 06:55: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比较以上三幅图片,当时的书写材料分别是什么?
(2)图1所反映的文字最多使用于哪一时期?
(3)请写出图3书写材料发明的历史意义。对它的生产工艺的改进作出突出贡献的是谁?
(4)从史书体例来看,《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籍?
同类题2
下图中活动与下列哪一项发明有关( )
A.火药
B.指南针
C.火铳
D.印刷术
同类题3
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 )
A.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的发明
B.转轮排字盘的发明
C.指南针的发明
D.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同类题4
改进造纸术以前,我国主要用竹筒或木筒作为书写材料。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筒,由两个人抬近宫殿,竹筒(木筒)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
A.笨重,不便阅读搬运
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
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
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
同类题5
两汉时期,文化灿烂,星光耀眼,在我国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
材料一:秦始皇批奏折,每天竞“以街石量书”那时的奏折是竹简,竹简是很沉的要论斤称的,按当时的单位讲,秦始皇一天要批一石奏折,一石重的奏折大约是现在的30公斤。
(书写革命)
(1)使材料一这种情形得以改变谁做的贡献卓著?
(史学泰斗)
材料二:“人囤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名言出自何人?他写的史学巨著在我国史学领域的地位如何?
(中医辉煌)
材料三:识图学史
(3)材料三中两位名医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文化自信)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两汉的政治、经济和对外交往,谈谈两汉时期,文化灿烂,星光耀眼的主要原因。
相关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献给世界的文明之火
19世纪的科技与文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