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某校九年级(2)班以“弘扬创断精神,凝聚创新力量”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第一阶段)同学们上网查找到以下资料。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在生物制药领城主要数据比较表(2017—2018年)
国家/地区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 全球研发金额占比 | 全球市场份额占比 |
欧盟 | 13.2% | 28% | 27% |
美国 | 13% | 46% | 38.6% |
日本 | 2.3% | 8% | 14.4% |
中国 | 27.5% | 1% | 7.2% |
(注)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代表全来生物制药的最高水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垄断着全球98%以上单克隆抗体类药物。
请概括资料反映的信息。
(2)(第二阶段)2019年2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整版文章,报道了台州乡贤俞德超博士及其带领的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同学们根据报道整理出三张卡片资料。
从放牛娃到科学家 小时候,他是天台山里的放牛姓。18岁,成为大山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后来,跨海过洋到美国从事药物研究13年,拥有61项发明专利。2006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国创业。
| 艰苦创业谱新篇 回国后,面对简陋的科研条件,他带领团队迎难而上,负重拼搏,开发出“康柏西普”,改变了中国眼底病致盲患者无药可治的历史,这是我国首个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
| 质朴话语显情怀 “回国为中国生物药产业贡献力量,把创新理想融入伟大的时代,和祖国一起同频共振,这是我最正确的人生选择。” “开发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质量生物药,这应该就是我们的使命。”
|
结合卡片资料说说创新精神在俞德超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3)(第三阶段)围绕俞德超的创业事迹,研究小组的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综合上述材料,任选一个观点加以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