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宝
  • 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历史与社会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中国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2)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正反史实各一例,印证“施仁政于民”的重要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非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5 03:32: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
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

同类题2

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以下历史背景和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
A.百家争鸣——孔子
B.文景之治——汉武帝
C.民族大融合——宋太祖
D.开创大一统——唐太宗

同类题3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
C.道家:顺其白然,无为而治D.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
相关知识点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中国古代思想与艺术
  • 三家并立
刷题宝 没有分数是刷题提高不了的! 粤ICP备12066032号

本站仅为免费收集试题提供给学生刷题,不做任何盈利性活动!如无意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联系站长删除处理(QQ:257212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