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历史与社会
题干
读下图,回答小题。
【小题1】对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
①被告人郑某某侵犯了他人的物质帮助权
②多次窃取他人物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拘役和罚金既是主刑,又属于附加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小题2】从该案件可以看出( )
①政府应当依法行政
②法院应当依法判决
③社会应当倡导自由
④公民应当遵守法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1-15 03:22: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生活中有许多规则,如“公共场所不许大声喧哗”“行人靠右走”“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则,这是因为( )
A.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B.人们的行为大多数时候都是不自觉的
C.这些规则都是人们在生活中共同制定的
D.良好社会秩序的维护需要依靠规则
同类题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② 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③李某因闯红灯被交警处以罚金200元 ④有不良行为的人,必定会走上犯罪之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同类题3
在侵害儿童事件中,刘某为“博眼球”以揭露真相为名在网络上捏造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最终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刘某的行为告诉我们( )
①公民要忠实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政治义务
②公民要学法、守法、尊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③公民行使监督权应该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④公民利用网络媒体行使监督权是一种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4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表明( )
①权利和义务是完全相同的
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③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④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同类题5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求助于专门法律服务机构。下列不属于专门法律服务机构的是 ( )
A.消费者协会
B.公证处
C.法律援助中心
D.律师事务所
相关知识点
我们的社会生活
我们的政治生活
公民的权利
建设政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