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分别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小车三次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做________运动。   
(2)完成上述实验后,他们取来一个小球和木块,将小球从斜面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将水平长木板上的木块由A位置撞至B位置,如图乙所示。完成后,保持木块在B位置不动,取回小球置于斜面同一位置重复上面的操作,如图丙所示。这是在_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探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在这两次实验中,________(填乙或丙)图中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更大一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20-02-11 08:24: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境白远尘皆入咏,物含妙理总堪寻!——科学规律往往隐藏在众多表象的茫茫迷雾之中,而科学研究就像穿透这迷雾的明灯,引导着探索者到达真理的彼岸。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________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   
(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丽实验有如下步骤: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位置。
②两个埘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竹傺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____   
A. 事实②一事实①一推论③一推论④     B. 事实②一推论①一推论③一推论④
C. 事实②一推论①一推论④一推论③     D. 事实②一推论③一推论①一推论④
(3)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将会________,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同类题4

快速骑自行车,我们会感到空气阻力,而且骑车速度越快,感觉空气阻力越大。由此小华同学猜想: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汽车速度v/(m•s1)
5
10
15
2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1
0.5
1.1
1.9
 
在一个无风的周末,小华和爸爸开汽车来到郊外一段人车稀少的平直公路上。小华打开汽车天窗,将如图所示装置固定在汽车车顶。爸爸依次以5m/s、10m/s、15m/s、20m/s的不同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各匀速行驶一段距离,小华依次将汽车不同行驶速度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根据二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近似等于小车及挡板受到的空气阻力。
(1)实验装置中用小车而不是木块,并将其放在表面平滑的木板上,目的是为了减小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所受空气阻力越____________。
(3)实验完毕后,小华又进行了新的思考:空中下落的物体速度会增大,那么从足够高的高空下落的雨滴速度会不会一直增大,其所受的空气阻力会不会也一直增大?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知道了:若雨滴所受空气阻力小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继续增大;若下落雨滴所受空气阻力大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减小。
根据老师的上述指导和本实验结论并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分析:一滴质量为5g的雨滴从高空下落时(假设在无风天气,雨滴下落高度足够大),所受到的最大阻力f=______N,此后雨滴做______运动(g=10N/kg)。
(4)你认为运动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