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数码所代表的自然带④→③→②的变化,反映出
_____________
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这种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_______
。自然带①→④→⑥的变化,反映出
_____________
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这种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_______
,这些地域分异规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___________
性。
(2)左图中数码⑤代表的自然带是
_______
,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_
,这种气候的成因是
________
,这种气候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
。
(3)右图所示,北半球为
________
(季节) ,F处的风向为
_____________
,该季风的成因是
_____________
,受其影响,此时节北印度洋的洋流呈
_____________
(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流动。半年过后,对我国天气影响最显著的气压活动中心是
_____________
,受其影响,我们东北地区多以
_____________
的天气特征为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20-03-31 11:03: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亚洲某区域气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②两种气候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
A.冬季降水量
B.最冷月均温
C.夏季降水量
D.最热月均温
【小题2】气候③夏季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纬度差异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同类题2
下图反映的是某月30°N附近气压分布状况。图中A气压中心是
A.夏威夷高压
B.亚速尔高压
C.印度低压
D.冰岛低压
同类题3
《更路簿》记录了千百年来海南民间文字记载或口头相传的南海航行路线知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据《更路簿》记载,海南渔民每年12月前后出海,到南海诸岛岛礁附近捕捞海货,次年清明至谷雨期间满载而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海南渔民在航行过程中主要利用( )
A.东南信风、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东南信风
D.东南信风、西南季风
【小题2】渔民没有等到次年夏季,而是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就返航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南海多台风,容易发生海难
B.夏季盛行风减弱,不利于返航
C.夏季南海季风洋流减弱,返航难度大
D.夏季捕获的海货易腐烂,不易长时间保存
【小题3】南海诸岛众多岛礁的成因主要是( )
A.冰碛物堆积
B.海底火山喷发
C.珊瑚遗体堆积
D.河流冲积而成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季风环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季风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该图反映了北半球_____(季节)的季风环流。
(2)该季节甲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它切断了_______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3)澳大利亚北部该季节盛行________风,试分析其主要成因_______。
同类题5
图示为我国青藏高原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质学家发现青藏高原大约每隔几年就以数厘米的进度向北和向东移动,其成因是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流水搬运作用
D.风力作用
【小题2】导致甲处年降水量较丰富的主要因素是
①季风
②信风
③地形
④洋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3】下列与图中A湖泊的性质及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A
B.B
C.C
D.D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季风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