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它能
A.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B.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C.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
D.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31 11:03: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7年 10 月24 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第14 届全会上,我国正式宣布向全球免费共享“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数据和碳卫星监测数据。“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结合下面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的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A.8
B.10℃
C.12℃
D.20℃
【小题2】图乙中与温室效应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中国有句成语叫“立竿见影”,夏至日正午下列哪个城市立杆却不见影?( )
A.长沙
B.汕头
C.上海
D.北京
同类题2
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运用地膜覆盖技术以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效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春季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降低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小题2】在我国山东胶东地区大力发展苹果种植,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银色反光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A.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D.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照效率
同类题3
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中的序号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气温低的原因是 ( )
A.③变小
B.②变小
C.①变大
D.④变大
【小题3】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大气热量交换环节强弱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变大,②变大
B.②变小,③变小
C.③变大,④变大
D.⑤变小,④变大
【小题4】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①变大,②变大
B.②变大,③变小
C.⑤变大,④变大
D.②变大,④变小
同类题4
下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A
B.B
C.B
1
D.C
【小题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
A.A
B.B
C.B
1
D.C
同类题5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顶部
【小题3】关于Ⅰ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B.大气主要成分是臭氧
C.多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
D.大气运动稳定,适合飞机飞行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