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下列各项反映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是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D.“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2-07 09:46: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919年,一个美国驻华公使在《回忆录》中说:“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今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这场运动”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运动
D.五四运动
同类题2
1949年前,中国对五四运动的价值含义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阐释
这三种不同阐释说明
A.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B.五四运动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C.五四运动的价值含义与中国的政治文化实践紧密相关
D.五四运动引发了一个新文化复兴和爱国主义的新时代
同类题3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中国这头睡狮开始狂吼。资产阶级为之奔走呼号,学生游行示威,火烧曹宅;商人罢市歇业,国人拒买日货;工人罢工停产。连那些封建以来的王公贵族参与到抗议的队伍中来。从上述现象看,五四运动应该属于什么性质( )
A.社会主义运动
B.民族主义运动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自由主义运动
同类题4
五四运动后,“走向民间”逐渐成为知识精英们的共识,刚成立的***选择让学生深入工厂及乡村中宣传和帮助工农建立组织,乡村建设运动也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B.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C.社会动员观念的更新
D.民主革命任务的转变
同类题5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相关知识点
政治史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