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MTT比色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的方法。其检测原理为活细胞中的一种酶能使外源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躜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540nm波长处测定溶解了甲瓒的DMSO的光吸收值(即OD540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某高校科研小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姜黄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的测量指标为540nm波长处的光吸收值
B.姜黄素明显抑制SMMC-7721的增殖,且随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抑制效果愈明显
C.为了降低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后续其他相关实验用姜黄素处理的时间宜在48h
D.与其他时间段相比,在48~72h之间姜黄素对SMMC-7721增殖的抑制变化最明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8 02:42: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在正常的细胞中,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会将他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smac从线粒体释放时需消耗能量
B.癌细胞中smac从线粒体释放可能受阻
C.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IAPs过度表达有关
D.smac与IAPs使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与环境无关
同类题2
下列与细胞癌变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硝胺不属于致癌因子
B.癌变细胞增殖受机体控制
C.胡萝卜素不是抗癌物质
D.正常细胞中存在原癌基因
同类题3
端粒 DNA 是由简单的 DNA 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点,一旦端粒消耗殆尽,就会立即激活凋亡机制,即细胞走向凋亡。端粒酶是使端粒延伸的反转录 DNA 合成酶,是一个由 RNA 和蛋白组成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端粒存在于真核细胞核内染色体的一端
B.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凋亡速率比平滑肌细胞快
C.端粒酶的 RNA 可能是逆转录的模板,而端粒酶的蛋白质可能具有催化功能
D.致使癌细胞的增殖不受增殖次数限制可能与端粒酶具有较高活性有关
同类题4
研究表明某些肿瘤细胞中MDR基因高度表达后,会使这些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强。MDR(多耐药基因1)的表达产物是P-糖蛋白(P-gp),该蛋白有ATP依赖性跨膜转运活性,可将药物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获得耐药性。而P-gp转运蛋白低水平表达的癌细胞内,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升高。结合上述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gp转运蛋白转运物质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P-gp转运蛋白可将各种化疗药物转运出癌细胞
C.化疗药物可提高P-gp转运蛋白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比例
D.提高癌细胞P-gp转运蛋白的活性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同类题5
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化疗还常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为了预防癌症的发生,平时应不抽烟、不酗酒,不食用食品添加剂过量的食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形态、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②烷化剂和5-氟尿嘧啶都可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
③不抽烟、不酗酒,不食用食品添加剂过量的食物,细胞就不会发生癌变
④食品添加剂中可能存在化学致癌因子,诱导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癌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相关知识点
分子与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