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道德与法治
题干
浙江农民陈巢因提了114只癞蛤蟆被抓,被告知涉嫌非法狩猎罪。陈某一脸茫然,声称“不知道捉癞蛤蟆犯法”。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不知法就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
②要认真学法,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③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否财就是犯罪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得伤害任何动物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08 02:36: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假日,王华与王祥(均为化名)等人在城南一店里玩牌,王华说王祥舞弊,王祥不服,由此争吵打了起来 。 王华打不贏,拿起水果刀捅了过去,王祥受伤,经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王华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不良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
同类题2
重庆市三中院对陈坤志等18人涉黑案一审公开宣判有证据表明,陈坤志团伙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发放高利贷4.872亿元,非法获利1 2402亿元,陈坤志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处罚金3.002亿元……上述被告的判决结果反映了
A.经济生活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B.会民可以凭借一切手段谋取社会财富
C.我国法律只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非法财产不受保护
D.对于公民非法所得财产,法律不但不保护,还要依法予以追究和处罚
同类题3
山东市民田某在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和治疗期间,面对多次询问,执意隐瞒自己治疗史、武汉接触史、发热史,导致37人被隔离,引发恶劣社会影响。2月26日田某被人民检察院起诉,3月1日人民法院依据法律判处田某有期徒刑10个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田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②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③违法行为一定也是犯罪行为
④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4
2018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分析了一起因债务纠纷越轨自杀闹事而被判刑的典型案例,某校道德与法治老师将这一事件前前后后做了一个梳理,请们一起参与探究:
材料一:2018年2月8日下午16时46分许,武汉地铁轻軌1号线友谊路站,一名男子(姚某,33岁)不顾禁止标志,跨越站台护栏企图自杀。致使轻轨1号线32个站点 全线在晚高峰时段停运40多分钟,沿线30多万人出行受到影响,地面交通严重拥堵瘫痪。 警方出动了 200多警力,多辆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期间,姚某不听警察和工作人员劝 阻,直至17时40分被控制并抓。事后警察翻看姚某手机还发现,下午5:30分,下面围 观观众拍照的比较多,姚某还给他的妻子发了一个微信:我要成网红了。
(1)请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对姚某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评析。
材料二:在被警方带回派出所后,警方了解到,姚某是因为没有稳定工作,幻想通过 买彩票一夜暴富,走上网贷这条路,经常受到贷款公司的电话催促、谩骂,接近年关,精 神压力很大,情绪失控,鬼使神差爬上站台护栏,用违法的手段来维权。
(2)姚某的行为警示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和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矛盾和纠纷?
材料三:男子在轻轨站闹事,究竞该不该承担行为后果,会被追究怎样的责任? 2018 年9月6日,汉阳区人民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被告姚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 这是全国首例在轻轨因为扬言自杀,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
(3)请运用所学法律知识,结合材料一、三,分析法院作出追究姚某刑事责任判决 的理由。
同类题5
因嫌摩拜单车影响自己摆摊卖报,济南的李某将十余辆单车搬到一旁恶意叠放。近日,警方以寻衅滋事为由给予李某拘留处罚。李某的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严重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相关知识点
法律与秩序
学法用法
遵守法律
谁都不能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