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道德与法治
题干
2017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在保护个人信息、治理网络诈骗实名制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划出了网络世界里不可触碰的“红线”。这
A.告诉我们青少年要远离网络
B.表明一切网络行为都受法律保护
C.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
D.可以杜绝公民的网络犯罪行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02 08:38: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媒介的帮助,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认识和运用媒介。
小旭假日游玩途中发现一辆政府公务车违法停车,便拍照上传至举报平台,获得无数点赞。小旭认为这是在履行公民的基本权利。小华也开始效仿,随手拍照上传,他认为,提高媒介素养就是善于利用媒介创造和传播信息。
(1)小旭行使的是什么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有什么意义?行使这项权利有什么限制?
(2)“提高媒介素养就是善于利用媒介创造和传播信息”,请对这个观点加以评析
同类题2
材料一:中学生到网吧上网情况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
项目
每周上网时间
上网的主要意图
浏览过不健康网站
10小时以上
28小时以上
查资料
聊天
玩游戏
比例
79%
1.2%
3%
15%
82%
46%
材料二:中学生王某等人由于受网络不健康信息的吸引,经常到网吧上网“寻开心”,后来发展到没有钱上网,就一起到路边拦截学生勒索财物,并先后将几名学生打伤。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中学生应如何文明上网?
(3)有人认为:“网络是陷阱,我们青少年要远离网络。”你怎么看?
同类题3
2018年2月15日至16日,微博用户禚某发表言论,对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进行公然侮辱,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对其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500元的处罚。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侮辱他人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②公民要文明上网、守法上网
③我们要自觉提高媒介素养,传播正能量,杜绝网上一切不文明行为
④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做一名积极的媒介信息制作者、传播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同类题4
下列行为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
A.某大学生李某用自己身份证做抵押,从网上借高利贷
B.中学生张某独自应一名未见过面的网友所约见面
C.王某收到来历不明的宣扬暴恐视频邮件后即向网络监管部门举报
D.中学生王某将做好的英语作业答案通过微信分享给同学抄
同类题5
当纷繁的新媒体布满了我们生活世界的各个角落时,这意味着它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我们可以利用媒体资源
A.帮助我们自主学习
B.了解世界和国家人事
C.代替我们日常学习.
D.随心所欲地发表白己的想法和意见
相关知识点
心理与道德
品德教育
网络交往的品德
遵守网络规则
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