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题1】这首诗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开头从一件沉埋沙底数百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有什么作用?
【小题2】这首诗中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有怎样的认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2-29 01:43: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小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________________。(人名)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B.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为我们展示了八月飞雪苦寒、军营饯别奇寒、东门惜别惆怅、别后雪地思念四幅图景。
C.“愁云惨淡万里凝”中,一个“愁”字,写出诗人因友人即将归京,而自己仍然身处边塞,由此产生的落寞、凄凉之感。
D.“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整幅画面色彩鲜明,鲜活生动。
【小题3】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加线句子被人们广为传颂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