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续写一段批驳“官不聊生”的文字。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不少于150字。
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演变,“民怕官”始终是常态,官员不管大小,始终是社会的宠儿。当下的社会,仍然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在这种环境里,有些官员却动不动就感叹“官不聊生”,只能说明以前为官实在太容易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20-03-20 10:45: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是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主体图形,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80字以内。
同类题2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错高湖,位于林芝西北部的贡布江达县错高乡,那里气候宜人,景色美。
,
,
,
,
,
。
①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穿梭
②好像是在崇山、白云之间游动,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③湖的周围是连绵不断的山峰
④湖水碧绿,清澈见底,
⑤朵朵白云,青青山影倒映于湖面,山光水色,融为一体
⑥无风的时候,水平如镜
A.④⑥③⑤①②
B.③④⑥⑤①②
C.③⑤④⑥①②
D.③④①②⑥⑤
同类题3
在下面这段文字末尾画线处补写一个结论性的语句,总结前文,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30个字。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显平地。”在生活中确实如此,但在艺术中,光用平地去显出高山似乎就显得不够,故有些绘画还要在半山腰画云雾烟霞,这就是画家郭熙所说的:“想画出山之高,直接画出山巅不足以显出其高耸;反而在山腰上画些云雾,才能凸显山的高峻。”不仅高与低是这样,大与小也是这样,像敦煌壁画或一些寺庙中的雕塑,中间的神像很高大,两旁的侍从很矮小,可见,有意识地用“小”衬托出“大”来。这些,
。
同类题4
三个泥水匠在砌着砖头。一个路人走来,问:你们在干啥?甲说:我在砌墙。乙说:我在挣钱养家。丙说:我在建造一座宏大的大厦。十年后,甲乙二人仍是泥水匠,丙成了位建筑设计师。
(1)设想十年后;路人再次见到甲乙丙三人,请为他们写一段对话。
(2)要求:对话本身要符合三人此时的境况反映出他们各自的处世态度;略有神态描写;字数200个左右。
同类题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明日老朽定让令郎略备薄酒一杯,在府上恭候您的光临。
B.十年前我们萍水相逢,未及倾诉衷肠就各奔东西,如今再会,真是久仰了。
C.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D.李博士屈尊惠临,我们却未及时远迎,多有失礼,海涵海涵。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段应用
语言表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