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当今,联合国在推动阿以和平进程、救济难民、反对恐怖主义活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联合国致力于解决地区争端、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和促进国际经济文化合作开始于
A.《九国公约》的签署B.联合国建立之初
C.《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D.冷战结束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4:42: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过是帝国主义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总联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暂时休战。’”一旦……他们必将重开争夺之战,那个时候也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寿终正寝之时。

——陶诗永宋洪章《火山口上的分赃》

(1)材料一中“上一轮争夺”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暂时休战”的理解。
材料二 杜鲁门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成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冷战结来后,沃尔弗斯称:“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因为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

——摘编自成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

(2)根据材料二,归纳杜鲁门和沃尔弗斯的共同主张,他们的主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哪些威胁?
材料三 让不同制度的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尊重与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也许我们每个国家,在持有适当的自卫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国家签订互不侵略与互不颠覆的公约,重建世界秩序,在其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保持主权独立。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认为不同制度的国家间应该如何相处?

同类题3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分析思考相似中的共性,总结经验教训就是学习历史的最大功能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14日凌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遭遇轰炸。美国以莫须有的藏匿化学武器事件,越过联合国安理会,连同英、法发动攻击,朝大马士革发射了110枚导弹。所见之处,满是疮痍,所到之处,皆为焦土。

材料二 2018年4月9日,叙利亚大使在联合国大会上竭尽全力也没能阻止战火侵袭,落寞垂泪。(见下图)


材料三 在2018年5月13—14日举行的“叙利亚问题的出路与前景”研讨会上……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解晓岩提出了解决当前不断外溢的叙利亚危机的四大原则,即坚持政治解决的方向;各方应就叙利亚问题保持沟通、避免冲突;停火与反恐要并行不悖;人道主义援助与重建应统筹进行。

——2018年5月17日《参考消息》

(1)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与材料一相似的是,1938年日本也同样因为莫须有的“日本兵失踪”事件,炮轰宛平城,发动了侵华战争。该事件的爆发对中国而言标志着什么?在当时的侵华战争中,最能暴露日本军国主义残暴的侵略本质的事件是什么?
(2)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与材料一相似的是,英、法在世界舞台上多次随同美国发动联合军事行动。美英法这种军事同盟的关系是建立在冷战期间的一个军事同盟组织上,该军事同盟组织的名称是什么?当时的苏联建立了哪一个军事同盟组织与之对抗,致使两极格局形成?
(3)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与材料一相似的是,1999年,美国也越过联合国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狂轰滥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这是美国对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挑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趋势是什么?对叙利亚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轰炸事件,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面临怎样的困境?
(4)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与材料二相似的是,1938年,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在慕尼黑会议上,联手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等地区给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竭尽全力也没能阻止国土被割占,愤怒痛哭。该事件后,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如何?叙利亚与捷克斯洛伐克的遭遇,都反映出国家之间交往的什么特点?
(5)不论从双边关系看,还是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叙利亚对中国都不怎么重要。但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接连对西方国家说“不”,一点也不给西方面子。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入手,分析中国坚决反对西方武装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原因。(请列举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