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唯大王命之 戍卒叫,函谷举
B.屈心而抑志兮 使工以药淬之
C.匪来贸丝   骊山北构而西折
D.犹可说也   箱帘六七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11 04:12: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玄宗之,召试文章 奇:认为……奇妙
B.甫自京师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
C.严武之,有时不冠 过:指出过错
D.自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B.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C.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D.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郑国公严武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由于郭英乂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吴潘二子事

(清)顾炎武

苏之吴江有吴炎、潘柽章二子,皆高才。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既而曰:“此不足传也,当成一代史书,继迁、固之后。”于是购得《实录》,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怀纸吮笔,早夜矻矻其所手书,盈床满箧,而其才足以发之。及数年而有闻,予乃亟与之交。

会湖州庄氏难作。庄名廷鑨,目双盲,不甚通晓古今。以史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语》”之说,奋欲著书。廷鑨得之,则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书冗杂不足道也。廷鑨死其父胤城流涕曰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遂梓行之。慕吴、潘盛名,引以为重,列诸参阅姓名中。

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本前人诋斥之辞未经删削者。庄氏既巨富,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以去。归安令吴之荣者,以赃系狱,遇赦得出。有吏教之买此书,恐吓庄氏。庄氏欲应之,或曰:“此而来,尽子财不足以给,不如以一讼绝之。”遂谢之荣。之荣告诸大吏,大吏右庄氏,不之荣。之荣入京师,摘忌讳语,密奏之。四大臣大怒,遣官至杭,执庄生之父及其兄廷钺及弟侄等,并列名于书者十八人,皆论死。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发廷鑨之墓,焚其骨,籍没其家产。所杀七十余人,而吴、潘二子与其难。当鞫讯时,或有改辞以求脱者。吴子独慷慨大骂,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潘子以有母故,不骂亦不辨。

其平居孝友笃厚,以古人自处,则两人同。予之适越过潘子时,余甥徐公肃新状元及第。潘子规余慎,无以甥贵稍其节,余谢不敢。二子少余十余岁,予视为畏友,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二子所著书若干卷,未脱稿,又假予所蓄书千余卷,尽亡。予不忍二子之好学笃行而不传于后也,故书之。且其人实史才,非庄生者流也。

(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有删减)

(注)①矻矻:kū,勤劳不懈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并弃其诸生 诸生:各位弟子。
B.此而来 踵:跟随。
C.不之荣 直:认为……有理。
D.无以甥贵稍其节 贬:降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继迁、固之后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B.尽子财不足以给 巫医乐师百工
C.则两人同也     且贰于楚
D.予视为畏友   项王按剑跽曰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炎、潘柽章认为只有写出一代史书才能留传后世,于是,他们买来《实录》,又广泛搜集人们所收藏的文集奏疏,埋头写作,辛劳不已。
B.吴炎、潘柽章有才华而又有气节,在明朝灭亡之后以诗文自豪自娱,不与异族统治者合作。渐有名声后,两人应邀参与了《明书》的编辑。
C.文章既通过人物言行等正面描写来刻画吴炎、潘柽章的形象,也通过侧面描写,如对庄廷鑨的刻画来衬托吴潘二人。
D.作者详叙了吴炎、潘柽章两人蒙难的原因和经过,赞颂了他们喜好学习、身体力行的美德,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惋惜与怀念之情。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廷鑨死其父胤城流涕曰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遂梓行之。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手书,盈床满箧,而其才足以发之。及数年而有闻,予乃亟与之交。
(2)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