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
有误
的一项是
A.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B.《劝学》选自《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末期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弟子韩非和李斯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他和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13 07:51: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
B.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擅长文赋,《阿房宫赋》《赤壁赋》《泊秦淮》《过华清宫》均为其佳作。
C.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D.鲍照,字明远。他学习吸收了乐府诗的精髓,创造了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充实了七言体的形式,平仄变化更加自由,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
同类题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
有误
的一项是()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同类题3
下列有关中国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标记日期的,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B.六合正相应: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天干地支都相适合。仕宦于台阁:台阁,原指尚书台,此句意指大的官府。
C.“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通“甫”,是对人的尊称。
D.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同类题4
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如《孔雀东南飞》)等形式。
B.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等。
C.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如我们学过的《夜归鹿门歌》(孟浩然)、《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阁夜》(杜甫)等。
D.《伶官传序》作者欧阳修,宋代散文文风创立者,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他编写了两部史书《新五代史》和《新唐书》。欧阳修写《伶官传》并作序,是为了让统治者以史为鉴,防微杜渐。
同类题5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B.《逍遥游》中,“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而“旬有五日而后反”中一“旬”是十天。
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中的“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中,“禊”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山上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姓名称谓
文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