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选项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B.因其固然
C.视为止,行为迟D.我何面目见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28 05:05: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尽,走到尽头
B.险以远,则至者少  远:偏远的地方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景象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相信,信任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古人之观于天地  当其欣于所遇
C.然力足以至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D.此余之所得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小题3】下列对选文第二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B.“古人……无不在也”,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提供依据。
C.“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D.作者强调于险远处得“非常之观”要有五个条件:志、力、物、己不悔、人不讥。
【小题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小题5】读《吕氏春秋·察传》故事,请结合《游褒禅山记》,借助王安石的一个观点,来阐述故事道理。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

同类题5

文言文阅读

王檝,字巨川,凤翔虢县人。檝性倜傥,弱冠举进士不第,乃入终南山读书,涉猎孙、昊。泰和中,复下第,诣阙上书,谕当世急务,金主给事缙山元帅府。寻用元帅高琪荐,特赐进士出身,授副统军,守涿鹿隘。太祖将兵南下,檝鏖战三日,兵败见执,将戮之,神色不变,太祖问日:“汝曷敢抗我师,独不惧死乎?”对曰:“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帝而释之,授都统,佩以金符。从大军破紫荆关,军次雄州。

甲戌,授宣抚使,兼行尚书六部事。从太傅猛安率兵南征,下古北口,攻蓟、云、顺等州,所过迎降,得汉军数万,遂围中都。乙亥,中都降。檝进言曰:“国家以仁义取天下,不可失信于民,宜禁虏掠,以慰民望。”时城中绝粒,人相食,乃许军士给粮,入城转,故士得金帛,而民获粒食。

时河间、清、沧复叛,帝命檝讨之,复命驸马孛秃分蒙古军、汉军三千属檝,遂复河间,得军民万口。孛秃恶其反复,欲尽诛之,檝解之日:“驱群羊使东西者,牧人也,羊何知哉!歼其渠魁足矣。释此辈迁之近县强者使从军弱者使为农此天之所以畀我也何以杀为俱得全活。

帝命总括归附工匠之数,将俾大臣分掌之。太师阿海具列诸大名以闻,帝曰:“王室抚可任是职。”遂命檝掌之。时都城庙学,既毁于,檝取旧抠密院地复创立之,春秋率诸生行释菜礼,仍取岐阳石鼓列庑下。

癸巳,奉命持国书使宋。至宋,宋人甚礼重之,即遣使以金币入贡。檝前后凡五往,以和议未决,隐忧致疾,卒于南。宋人重赠之,仍遣使归其柩,葬于燕。

(节选自《元史·王檝传》)

【小题1】对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主给事缙山元帅府 俾:让
B.帝而释之 义:仁义
C.入城转  粜:卖米
D.既毁于  兵:战乱
【小题2】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释此辈迁之/近县强者使从军/弱者使为农/此天之所以畀我也/何以杀为/俱得全活
B.释此辈/迁之近县/强者使从军/弱者使为农/此天之所以畀我也/何以杀/为俱得全活
C.释此辈/迁之近县/强者使从军/弱者使为农/此天之所以畀我也/何以杀为/俱得全活
D.释此辈/迁之/近县强者使从军/弱者使为农/此天之所以畀我也/何以杀为/俱得全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檝有捐躯报国的勇毅。在临刑时,王械从容不迫,为能以死报效国家感到荣幸。
B.王檝审时度势,富有智谋。中都投降后,他禁止掳掠的建议使军民各得其所,稳定了军心、民心。
C.王檝有仁爱之心。在平定河间叛乱后,他说服驸马孛秃,使万人免受屠戮,保全了性命。
D.王檝重视民族间的文化融合。他重建毁于战乱的庙学,亲率儒生行释菜礼,使汉文化在元朝得以传播。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将兵南下,檝鏖战三日,兵败见执,将戮之。
(2)驱群羊使东西者,牧人也,羊何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