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子无怒(愿,请)②謇朝谇而夕(替换)B.①匪我期(改变)②忍尤而诟(排除)
C.①女也不(差错)②固前圣之所(推崇)D.①言既矣(成功)②竞周容以为(法度、准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7 10:02: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左光斗传

左光斗,字共之,号沧屿,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进士,授中书舍人,选入西台,及考选命下,进中丞。

熹宗初,李选侍据乾清宫,欲请后封,公于九月初一日随上移宫停封疏,选侍怒。公迁大理丞,晋少卿;逾年,拜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时,赵南星为冢宰,而群小错愕,乃欲借势于魏忠贤。附进百官图,某宜先驱,某宜后击,某宜正射,某宜借攻,布置已定。时公已草忠贤三十二斩罪欲上,竟为家奴福生泄露,旨削夺,公归。通籍十八年,橐如洗。

为权奸所忌,万无生理,苦无计以白老亲,乃命小奴扮《椒山写本》“赴西市”数曲,暗解夫人。夫人心知之,为母夫人说滂母故事,母夫人亦为强颜。诸逆珰矫旨下逮,缇骑至桐城,公神气坦然,惟私语子弟曰:父母老矣,何以为别。及妻子环泣,不顾也。勉其子弟读书为善,里人数千,祀神欲击缇骑,公力止之,曰:是我死也。槛车出郭,诸父老子弟遮拥号天,顶香拜祷北阙,复拜缇骑,缇骑亦为涕泗。又密约数百人伏阙上疏,公譬以利害,至黄河始反

公至京,下镇抚拷讯,身无完肤。坐赃二万。卒之夜,长虹亘天,里中星陨,光灼灼大如斗。三日尸出,肢骸穿裂,面目如生。是举也,兄光霁死,母夫人哭死,弟光先、光明万险几死,诸生就系者二人。赤族之讹,一日数十惊,变产完赃,不满千余。合亲兄弟辈入产,不满万余。株连同堂、同宗,以及三族、十族,无一免者。囹圄填满,流离载道,始充二万之数。思庙登极,诛逆珰,下诏优恤,初赠右都御史,荫一子入监,予祭葬,再赠太子少保,予三代诰命。士民合请庙祀以风世,吴中诸当事捐助有差。

(选自《明季北略》,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旨削夺   矫:假托
B.自为权奸所忌 分:分类
C.是我死也 速:加速
D.兄光霁死 累:牵连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选侍占据乾清宫不搬出去,想要求封自己为皇后,左光斗上疏反对。
B.左光斗草拟了魏忠贤的很多死罪想上奏,却被自己的家奴福生泄露了。
C.左光斗让小奴出演《椒山写本》,唱了几首死囚赴刑的曲子,暗示妻子。
D.思宗皇帝即位,左光斗恢复了名誉,还荫庇一个儿子免于被投入监牢。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赵南星为冢宰,而群小错愕,乃欲借势于魏忠贤。
(2)又密约数百人伏阙上疏,公譬以利害,至黄河始反。
【小题4】请简要概括左光斗为官方面的特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沧浪亭记

(明)何白

仓浪亭在均阳之东,后负玉峰,前临汉水。古《孺子歌》濯缨处。余既辞帝所,复之人间,昔之灵秘清华之境,乃舍我若遗,意怏怏不自得,冀一濯沧浪以少其怀。

居无何,会州大夫林君诣余,余告以杖屦所历,而复请为沧浪主人。大夫曰:“嘻喜!不佞幸为香案吏,实宰太和,日局于案牍簿领,即沧浪近在庑下,岁不一至焉。虽然,子挟吾有以寄其牢愁之思,吾因子游而得以拒案牍之困,吾两人者交相藉也,不亦可乎?”

旦出城北门,操舟以济江。干即古槐渡,为邓陕之商所径道也。予既济,斗折而上数百跬为沧浪亭,亭踞半壁,下瞰大江,亦超然一旷观也。从亭右折而南,趿级而上,为玉峰庵,庵据玉峰之半,古柏蓊然,柏下石径错以石。余披襟其下,耳根清籁。顷之,大夫从者于山半,葛巾方袍,神气道逸,不为风尘磬折状巳。陈酒脯,欲饮予庵后太和精舍。

精舍四周藩以晔榴苍桂,前垒石为台,杂艺牡丹芍药,颇极萧远之致。庵左右多隙地,筼筜万挺,沉沉却暑,碧石清江,隐见林外。少史扫石命酒,余与大夫盘礴引满,堍仰吟啸,觞爵交错,颓然自放。左右之人争窃观,不知谁为太守也。

日暝下山,余与大夫方舟而渡。水裔行旅,趋渡喧嚣。余谓大夫曰:“余不谷,幸徼大夫之灵,得为竞日之游,衎衎然乐也。今截江而渡者,指不下数十百。而为兹山一寓目者,若而人哉!乃知清华之享天所靳也。敢不拜大夫之赐已。”之中流,烟渔船,鸣榔相答。复谓大夫曰:“今之渔父,非昔之孺子,何久之不托于音也?”乃扣舟倚和沧浪之歌。

歌曰:汉之广兮,岂挠而浊,谁为为之,匪扬匪漉。汉之广兮,岂汰而清,谁为为之,匪激匪澄。毋尘而缨也,毋泥而足也,大白若辱兮,又何之濯为?”

(选自《汲古堂集》,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冀一濯沧浪以少其怀   纾:缓和
B.古柏蓊然,栢下石径错以石   文:同“纹”,有花纹的
C.大夫从者于山半   屏:让……退避
D.烟渔舸,鸣榔相答   际:边际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林君公务繁忙,但依然抽空陪作者一游沧浪亭,因为他想借此摆脱公务困扰。
B.沧浪亭位于县城北门外江对面半山腰,从那里可俯瞰大江,超脱尘世,十分壮观。
C.林君命人准备酒馔,在玉峰饮酒赏景,纵情歌啸,左右随从都无法辨识他们俩。
D.回程途中,作者发现附近渔父很像古代《孺子歌》中的渔父,于是扣舷应和他们。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实宰太和,日局于案牍簿领,即沧浪近在庑下,岁不一至焉。
(2)精舍四周藩以晔榴苍桂,前石为台,杂艺牡丹芍药,颇极萧远之致。
【小题4】根据文段,简要概括作者的形象特征。(不超过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