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壮也,犹不如人   ②今太子迟,请辞决矣   ③邻厚,君之薄也    ④使工以药淬
⑤行李往来,共其乏困 ⑥愿大王少假借 ⑦因人力而敝之 ⑧夫晋,何厌
⑨微夫人力不及此
A.①③⑤/②④⑨/⑥⑦⑧B.①③⑤/②④⑥/⑧/⑦⑨
C.①⑦⑨/②③⑤⑧/④⑥D.①⑦⑨/②③④/⑤⑥/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8 08:43: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樊侯庙灾记

(宋)欧阳修

①郑之盗,有入樊侯庙刳神像之腹者。既而大风雨雹,近郑之田麦苗皆死。人咸骇曰:“侯怒而为之也。”
②余谓樊侯本以屠狗立军功,佐沛公至成皇帝,位为列侯,邑食舞阳,剖符传封,与汉长久,《礼》所谓“有功德于民则祀之者”□ !舞阳距郑既不远,又汉、楚常苦战荥阳、京、索间,亦侯平生提戈斩级所立功处,故庙而食之宜矣。方侯之参乘沛公,事危鸿门,振目一顾,使羽失气,其勇力足有过人者,故后世言雄武称樊将军,宜其聪明正直,有遗灵矣。
③然当盗之倳刃腹中,独不能保其心腹肾肠哉?而后贻怒于无罪之民,以骋其恣睢,何哉?岂生能万人敌,而死不能庇一躬耶?岂其灵不神于御盗,而反神于平民而骇其耳目耶?风霆雨雹,天之所以震耀威罚有司者,而侯又得已滥用之耶?
④盖闻阴阳之气,怒则薄而为风霆,其不和之甚者凝结而为雹。方今岁且久旱,伏阴不兴,壮阳刚燥,疑有不和而凝结者,岂其适会民之自灾也耶?不然,则喑呜叱咤,使风驰霆击,则侯之威灵暴矣哉!
(注释)①樊侯:樊哙,汉代开国功臣之一。②倳:插入,刺入。
【小题1】填入第②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
A.乎B.欤C.兮D.哉
【小题2】下列对第②段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叙述樊哙出身以及军功,目的是为了表达赞赏追思之情。
B.引用《礼》相关语句,阐述郑人为樊哙立庙祭祀的原因。
C.借助对史实的陈述,直接批驳开头部分人们的错误观点。
D.回顾樊哙当年的勇武与功德,从而验证其死后具有神灵。
【小题3】本文表面上说樊侯的神灵不会贻怒百姓,却暗含对典型官僚的批判,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小题4】本文针对“侯怒而为之也”的观点批驳有力,层层推进,请结合③④两段内容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