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我虽不,请尝试之  敏:聪慧
B.百亩之由,勿其时  夺:夺取
C.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说明
D.奚暇礼义哉 治:讲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9 05:43: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待秦,秦不敢动。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盆缻秦王   奏:进献
B.相如张目之   叱:怒目而视
C.于是秦王不   怿:高兴、愉快
D.相如召赵御史 顾:回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会西河外渑池 不能容远近
B.赵王窃闻秦王善秦声 若舍郑以东道主
C.于是相如前进缻,跪请秦王   人之力而敝之
D.赵亦盛设兵待秦     死犹为厉鬼击贼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渑池会前,蔺相如和廉颇都预料到这场斗争的严重性。廉颇向赵王诀别时说,“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表明了他对赵国前途的深谋远虑。
B.渑池会上,秦王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以守为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与秦王针锋相对,智斗秦国国君,使秦王自取其辱。
C.渑池相会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的正面刻画,表现了蔺相如能言善辩、娴于 辞令的外交家的素质,同时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蔑视权贵的凛然气概。
D.“赵亦盛设兵以待秦”说明渑池会的胜利是以廉颇陈兵国境、严阵以待的军事准备为后盾 的,是赵国外交和军事两相配合的成功,也是蔺相如和廉颇相互合作的结果。

同类题5

晋灵公不君

左丘明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宰夫腼熊蹯,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犹不,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登曰:“臣待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节选自《左传·宣公二年》)

(简注)
①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历史上有名的暴君。②厚:重。雕:画。③宰夫:厨师。胹(ér):煮,炖。熊蹯(fán):熊掌。④赵盾:晋正卿(相当于宰相),谥号宣子。士季:名会,晋大夫。⑤三进:往前走了三次。及:到。溜:同“霤”,房顶瓦垅滴水处。此指屋檐下。士季往前走一段路,就伏地行礼,灵公知道他要进谏,所以假装没看见,士季只好又往前走,再跪伏行礼,这样往前走了三次已到殿堂的檐下,灵公无可回避了,才理他。⑥骤:多次。⑦鉏麑(chúní):晋力士。⑧假寐(mèi):和衣而睡,指打盹儿。⑨右:车右,又称骖乘,有勇力之士,执干戈御敌。提(shí)弥明:人名。⑩爵:古代饮酒器。⑪嗾(sǒu):唤狗的声音,用作动词,嗾使。獒(áo):猛犬。
(阅读指要)

本篇揭露了晋灵公的暴虐无道,褒扬了赵盾、士季的正直而敢于进谏。文章以简练的语言,具体写了几件事,故事性很强,描述生动,形象鲜明,不长的篇幅却写活了好几个人物。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宰夫胹熊蹯不(_____________)   (2)不改,宣子骤谏(____________)
(3)公患之,使鉏麑贼之(____________) (4)晨往,寝门矣(____________)
(5)槐而死(____________)  (6)其右提弥明知之,登曰(____________)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问其故而之 ②公
③人谁无    ④而能改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小题3】下列句子均有词类活用的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晋灵公不君。②厚敛以雕墙。③问其故而患之。④晋侯饮赵盾酒。⑤提弥明死之。⑥宜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⑧背筐,手长镵。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⑩吾今即杖杀汝。
A.①②④/③⑤/⑥⑩/⑦⑧⑨B.①⑧/②④/③⑤/⑥⑩/⑦⑨
C.①⑩/②④/③⑤/⑥⑦/⑧⑨D.①⑧⑩/②③/④⑤/⑥⑦⑨
【小题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代词的具体所指。
(1)宰夫腼熊蹯不孰,杀。“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宣子骤谏。公患①,使鉏麑贼②。
“之①”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②”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不如死也。
“此”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①。其右提弥明知②。
“之①”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②”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与“则莫之继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弃人用犬,虽猛何为!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古之人不余欺也。D.子何恃而往?
【小题6】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晋灵公不君”的一组是(   )
①厚敛以雕墙。②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③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④吾知所过矣,将改之。⑤犹不改,宣子骤谏。⑥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①②④⑤D.③④⑤⑥
【小题7】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2)弃人用犬,虽猛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