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一词多义。

若不焉则不及(_____)
是寡人之也(_____)
闻大王有意督之(_____)
沉舟侧畔千帆(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20-03-20 07:01: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朱英,字时杰,桂阳人。五岁而孤。力学,举正统十年进士,授御史。浙、闽盗起,御史十三人与中官分守诸府,英守处州。而叶宗留党四出剽掠,处州道梗。英间道驰至,抚降甚众,戮贼首周明松等,贼散去乃还。

景泰初,御史王豪,尝以勘陈循争地事忤循,为所讦。至是,循草诏,言风宪官被讦者,虽经赦宥,悉与外除。于是豪当改知县,英言:“若如诏书,则凡遭御史抨击之人,皆将挟仇诬讦,而御史愈缄默不言矣。”章下法司,请如英言,乃复豪职。未几,出为广东右参议。过家省母,橐中惟赐金十两。

天顺初,两广贼愈炽,诸将多滥杀冒功。巡抚叶盛属英督察。参将范信诬宋泰、永平二乡民为贼,屠戮殆尽,又欲屠进城乡。英驰讯,悉纵去。信忿,留师不还。英密请于盛,檄信班师,一方始靖。潮州贼罗刘宁等流劫远近,屡挫官兵。英会师破灭之。还所掠人口数千,别置一营  ① 处妇女,人莫敢犯。

自韩雍大征以来,将帅喜邀功,利俘掠,名为“雕剿”。英至,镇以宁静,约饬将士,毋得张贼声势,妄请用师。招抚瑶、僮效顺者,定为编户,给复三年。于是马平、阳朔、苍梧诸县蛮悉望风附。而荔波贼李公主有众数万,久固,亦遣子纳款。为置永安州处之,俾  ② 子孙世吏目。自是归附日众,凡为户四万三千有奇,口十五万有奇。帝甚嘉之。

英淳厚,然持法无所假借。  ③ 市舶中官韦眷忤,眷摭奏英专权玩贼。浔州知府史芳以事见责,亦英奸贪欺罔。按皆无验,镌芳二官,谕眷协和共事。

英为总督承韩雍、吴琛后。雍虽有大功,恢廓自奉,赠遗过侈,有司供亿,公私耗竭;而琛务谨廉;至英益持清节,仅携一苍头之官。先后屡赐玺书、金币,英藏玺书,贮金币于库。其威望不及雍而惠泽过之在甘肃积军储三十万两广四十余万皆不以闻或问之答曰此边臣常分何足言人服其知大体。正德中,追谥恭简。

【小题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威望不及雍/而惠泽过之/在甘肃积军储三十万/两广四十余万/皆不以闻/或问之/答曰/此边臣常分/何足言
B.其威望不及雍/而惠泽过之/在甘肃积军储三十万两/广四十余万/皆不以闻/或问之/答曰/此边臣常分/何足言
C.其威望不及/雍而惠泽过之/在甘肃积军储三十万两/广四十余万/皆不以闻/或问之/答曰/此边臣常分/何足言
D.其威望不及雍/而惠泽过之/在甘肃积军储三十万两/广四十余万/皆不以闻/或问之/答曰/此边臣/常分何足言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十三人与中官分守诸府  简:挑选
B.亦英奸贪欺罔     讦:揭发
C.久固,亦遣子纳款 负:承担
D.有司供亿,公私耗竭 困:为难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而  ②其  ③于B.①以  ②其  ③与
C.①以  ②之  ③与D.①而  ②之  ③于
【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英幼年丧父,却能努力求学考中进士。从他做御史镇守处州时,就能够恪尽职守,后来也多次平定贼乱,建立功勋。
B.朱英为人朴实敦厚但能够恪守法度,坚持原则。之前曾为被诬告的御史王豪说话;他自己被人揭发贪腐也被查证属于诬告。
C.参将范信滥杀无辜,朱英虽无法阻止却能请求上级干预。将帅喜欢借剿匪邀功,朱英却训诫将士不要夸张贼乱实情。
D.朱英能保持清廉节操,探视母亲时只有皇帝赏赐的一点黄金;皇帝赏赐给他玺书、金币,他却收藏起玺书,把金币交给国库。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英密请于盛,檄信班师,一方始靖。
(2)英至,镇以宁静,约饬将士,毋得张贼声势,妄请用师。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壁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壁,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堿,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相如因持璧立(______)   (2)不欲予秦璧(______)   (3)礼节甚(______)
(4)相如持其璧柱(______)   (5)乃使其从者衣(______)   (6)而绝秦赵之(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相如奉璧秦王B.璧有瑕,请指示
C.大国之威以修敬也D.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小题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乃设九宾礼于廷B.召有司案图C.卒廷见相如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
B.臣乃敢
C.赵王
D.秦王恐其破璧,乃
【小题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2)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小题6】所选语段写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与秦王斗争的故事,可用成语______概括。司马迁评价蔺相如时说:“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生
刘孝廉,能记前身事。自言一世为缙绅,行多玷。六十二岁而殁,初见冥王,待如乡先生礼,赐坐,饮以茶。觑冥王盏中,茶色清彻,己盏中,浊如胶。暗疑迷魂汤得勿此乎。乘冥王他顾,以盏就案角泻之,伪为尽者。
俄顷,稽前生恶录,怒,命群鬼捽下,罚作马。即有厉鬼絷去。行至一家,门限甚高,不可逾。方趑趄间,鬼力楚之,痛甚而蹶。自顾,则身已在枥下矣。但闻人曰:“骊马生驹矣,牡也。”心甚明了,但不能言。觉大馁,不得已,就牝马求乳。逾四五年间,体修伟。主人骑,必障泥,缓辔徐徐,犹不甚苦;惟奴仆圉人,不加鞯装行,两踝夹击,痛彻心腑。于是愤甚,三日不食,遂死。
至冥司,冥王查其罚限未满,责其规避,剥其皮革,罚为犬。意懊丧,不欲行。群鬼乱挞之,痛极而窜于野。自念不如死,愤投绝壁,颠莫能起。自顾,则身伏窦中,牝犬舐之,乃知身已复生于人世矣。稍长,见便液亦知秽,然嗅之而香,但立念不食耳。为犬经年,常忿欲死,又恐罪其规避。而主人又豢养,不肯戮。故啮主人脱股肉,主人怒,杖杀之。
冥王状,怒其狂猘,笞数百,俾作蛇。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遂矢志不残生类,饥吞木实。积年余,每思自尽不可,害人而死又不可,欲求一善死之策而未得也。一日,卧草中,闻车过,遽出路,车驰压之,断为两。
冥王讶其速至,因蒲伏自剖。冥王以无罪见杀,原之,准其满限复为人,是为刘公。公生而能言,文章书史,过辄成诵。辛酉举孝廉。每劝人:乘马必厚其障泥,股夹之刑,胜于鞭楚也。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言一世为缙绅    缙绅:乡绅
B.主人骑,必障泥  覆:加上
C.冥王状 鞫:审讯
D.遽出路 当:把守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啮主人脱股肉/平明,汉军觉之
B.害人死又不可/襟三江带五湖
C.不加鞯装行/木欣欣向荣
D.股夹刑/臣进退,实为狼狈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
B.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
C.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
D.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
【小题4】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投胎为马前,刘孝廉看到门槛很高,迈不过去,犹豫间遭到了恶鬼的抽打。
B.主人和奴仆们骑马时,都不加鞍垫,两腿一夹就叫它跑,使刘孝廉非常痛苦。
C.刘孝廉一生很会说话,诗文书史,过目成诵。辛酉年被地方官推举为孝廉。
D.小说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反而削弱了“劝人行善”的这一主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