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5)尔
来四万八千岁
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无他,但手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20-03-20 11:46: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何太虚北游序

(元)吴澄

①士可以游乎?“不出户,知天下”,何以游为哉!士可以不游乎?男子生而射六矢,示有志乎上下四方□,而何可以不游也?
②圣人生而知也,其所知者,降衷秉彝之善而已。若夫山川风土、民情世故、名物度数、前言往行,非博其闻见于外,虽上智亦何能悉知也。故寡闻寡见,不免孤陋之讥。取友者,一乡未足,而之一国;一国未足,而之天下;犹以天下为未足,而尚友古之人焉。然则士何可以不游也?
③而后之游者,或异乎是。方其出而游乎上国也,奔趋乎爵禄之府,伺候乎权势之门,摇尾而乞怜,胁肩而取媚,以侥幸于寸进。是故昔之游者为道,后之游者为利。游则同,而所以游者不同。
④余于何弟太虚之游,恶得无言乎哉!太虚以颖敏之资,刻厉之学,善书工,缀文研经,三十余年矣。(甲)口未尝谈爵禄,目未尝睹权势,一旦而忽有万里之游,此人之所怪而余独知其心也。(乙)世之士,阖门称雄,矜己自大,挟其所已能,自谓足以终吾身而无憾。(丙)方窥闯圣人之经,如天如海,而莫可涯,讵敢以平日所见所闻自多乎?(丁)此太虚今日之所以游也。
⑤是行也,交从日以广,历涉日以熟,识日长而志日起。迹圣贤之迹而心其心,必知士之为士,殆不止于研经缀文工诗善书也。闻见将愈多而愈寡,愈有余而愈不足 ,则天地万物之皆备于我者,真可以不出户而知。如是而游,光前绝后之游矣,余将于是乎观。

(有删减)

注 ①上天赐予的好善的本性。
【小题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焉B.也C.哉D.矣
【小题2】分析第②段,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小题3】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后来出游的人和以往出游的人相比,出游的方式不同。
B.后来出游的人和以往出游的人相比,出游的同伴不同。
C.后来出游的人和以往出游的人相比,出游的地点不同。
D.后来出游的人和以往出游的人相比,出游的原因不同。
【小题4】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们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夫如是又焉用游!太虚肯如是哉?
A.(甲)B.(乙)C.(丙)D.(丁)
【小题5】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汲黯直言进谏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庞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廷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净,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旨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蚧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召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这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陪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己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史记·汲郑列传》)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延烧     比:并排,挨着
B.伏制之罪   矫:纠正
C.持节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发:打开
D.以数谏     切:急切,切迫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黯父任    ②至丹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①以切谏    ②群臣或
C.①公卿皆黯惧 ②自荷钱出水之日,便点缀绿波
D.①令从谀承意 ②死不屈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B.弘大体,不拘文法
C.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D.天子方召文学儒者
【小题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汲黯为官清正忘我的一组是(   )
①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②其治,责大旨而已,不苛小。
③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
④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⑤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
⑥且已在己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②⑤D.③⑤⑥
【小题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皇上派汲黯去视察东越之间的争斗,汲黯只到达吴郡就回来了,因为他认为不必为这样琐屑的事而前派使臣。
B.汲黯学习黄老学说,又因多病,所以处理地方政务主张无为,人们因此对他大加称赞。
C.太后的弟弟武安侯为丞相,很多高官都来拜见,只有汲黯见他从不曾行拜礼,只是拱拱手。
D.汲黯因为总是直言进谏,不能久留宫内。他对皇帝的批评毫不留情,汉武帝恼怒他过分鲁莽,但他始终以朝廷为重。
【小题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2)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