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题文)名著导读。
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
(1)以上文字选自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国人。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________________之父。
(2)补充故事情节: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__________的大怪物,生物学家__________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__________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和一个捕鲸手,跟随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___________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3)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3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8-07-19 10:43: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作者是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朱自清先生。
B.《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狼》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小说集《聊斋志异》,前者是志怪小说,后者是志人小说。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D.散文诗有诗的情绪和想象,《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通过描写金色花、荷叶、红莲等物象寄托情感,两文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泰戈尔和中国的冰心。
(2)《西游记》阅读。

《西游记》目录(摘选)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二回   唐王秉诚修大会   观音显圣化金蝉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降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①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
五行山收孙悟空→    →流沙河收沙悟净
②阅读第十四回选段,完成题目。

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拍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
③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第一次。请写出孙悟空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结合选段说明他的成长变化。
相关知识点